论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责任制度的构建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aixiaoaixiao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政府的行政理念随之调整,逐渐从管理者转变为具有开放性的服务型政府。科技社会中公众对公共设施的依赖性快速提高,为公众提供安全优质的公共设施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为人们带来舒适便捷的同时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案件也日益渐多。目前我国该类案件处理依据是《民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款。这样做在法理上是存在争议的,不利于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且国家赔偿范围较窄不利于彰显国家救济职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研究和分析,认为无论从国际趋势还是我国国情来看,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制度的法律基础和社会条件均已成熟。  本文通过三个部分进行了分别的阐述:第一部分是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纳入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理论及现状研究。从对概念进行界定入手,介绍了公有公共设施的特点,详细说明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释义及构成的要件,并阐述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的免责事由。同时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和实践情况及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阐述了必要性,通过行政理念变化、制度条件成熟、经济实力增强等方面论述了可行性。第二部分通过对日本、法国、德国及英美国家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现状研究分析,总结出各个国家的特点,得出我国对域外国家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第三部分是针对构建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国家赔偿制度提出的一些建议。从实体法上、程序法上及建立配套的制度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给出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  本文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了公有公共设施的概念,以法人属性对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责任主体进行划分,并阐述了划分的依据和理由;二是指出了免责适用的情形;三是明确了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归责原则应采用过错推定原则;四是给出了构建制度的具体措施及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继续履行是我国《合同法》上的一种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在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对继续履行的讨论多集中于责任性质、价值选择、司法适用以及执行等,尚未有以类型化视角审视继续履行违约责任。为维护当事人权益和促进继续履行裁判的实现,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对继续履行的类型进行深入析:第一部分,“陕北千亿矿权案”引出的问题。司法实务中存在继续履行司法表达泛化且内容含糊,作为执行依据的继续履行裁判到了执行程序普遍存在执行
学位
外资并购作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在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垄断风险,不仅破坏东道国的市场竞争秩序,还可能对东道国的产业安全构成威胁。随着改革开放的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偷、逃税行为的违法与犯罪问题,详尽探讨“偷税”违法行为和“逃税”犯罪行为的行为构成及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重点关注偷、逃税行为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
为研究高速列车曲线通过时的轮轨接触几何关系、蠕滑性能及磨耗情况,基于我国某型高速动车组,利用有限元和多体动力学方法,考虑轮对旋转运动,建立高速列车车辆系统弹性模型,
穿越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展开古与今思想的交流,受到众多观众的追捧和喜爱,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穿越文化自身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诸如在历史观和价值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