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银行的不良债权规模巨大,并且多数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目前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约为2万亿,而国际的判断则为3.2万亿元。过高比例的不良债权已成为金融稳定的巨大潜在隐患,也是企业的沉重负担,严重地影响了银行和企业的正常、稳健经营。不良债权形成的原因复杂,既有政策、体制、经济环境等客观因素,也有银行和企业管理不力、社会信用观念淡薄等主观原因,其中计划体制及其惯性作用是造成银行不良债权比重高的主要原因。如何通过资产证券化运作化解这些不良债权,理论界提出了很多思路,国外也有这方面成功的经验,但在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下,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我国现行法律、政治经济制度和财力的基础上,不良债权形成的一果多因性及现行政治经济体制、银行、企业状况,决定了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涉及多方面的利益调整和成本分配,任何单方面的投入都会因其持有资源的稀缺性而无能为力,也不利于重塑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和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的建立。 参考各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过程,总结国内、国际上的一些观点和经验做法,本文从目前中国银行界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改革方案:设立国有资产中介机构——中国清理信托公司,对不良债权进行证券化运作,对企业进行重组,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银行资产不良债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