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初步分析对比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与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种治疗方式的相对优劣,给予临床治疗一定的指导。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分析对比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与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两种治疗方式的相对优劣,给予临床治疗一定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8年11月共62例严格依据纳排标准筛选的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介入治疗患者的相关资料。其中31例接受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其余31例接受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治疗,分别分析对比两种术式住院时间、置管溶栓时间、血栓清除率、患肢肿胀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Angiojet组:住院时间:9-29天(平均19.23天);置管溶栓时间:2-9天(平均4.61天);血栓清除率:Ш级者:18例,Ⅱ级者12例,Ⅰ级者1例;患肢肿胀改善情况:1-4天(平均2.03天);并发症发生率:3/31;经皮人工血栓抽吸组:住院时间:11-34天(平均19.68天);置管溶栓时间:4-10天(平均6.16天);血栓清除率:Ш级者:6例,Ⅱ级者16例,Ⅰ级者9例;患肢肿胀改善情况:2-5(平均3.12天);并发症发生率:10/31。两组病例其余患者在随访结束时未见复发或其他并发症。住院时间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置管时间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栓清除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肢肿胀改善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情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采用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较经皮人工血栓抽吸治疗的疗效、患肢肿胀情况改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都相对较好,但在住院总时长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伴随着工业控制工程的结构越来越复杂,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差,工业控制的标准越来越高,使得点对点式的传统控制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工业增长的需求。网络控制系统的出现解决了传统控制系统的难题,网络控制系统(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NCSs)是由闭环网络构成的控制系统,控制方式是完全网络化的分布式的。相对于传统的控制系统,NCSs具有资源即时共享、远程操作和控制、系统布
目的对比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POBA)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相关影响因
目的:消化道癌症(GIC)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食管癌(EC)、胃癌(GC)和结直肠癌(CRC)。由于目前临床上缺乏且急需一种评估消化道癌症患者预后的有效的方法,而
研究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体输血率,对比输血组与未输血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数据,并分析与之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异体输血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
《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主义作家亨利·戴维·梭罗的作品,凝结了作者毕生的生态智慧和人生哲学,作品通过独具特色的词汇、语句表达和描写手法体现了梭罗的生态观。从系统功能
PD-L1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检查点蛋白,其在肿瘤中的高表达常会影响免疫治疗效果,促进肿瘤的恶性进展。目前研究显示PD-L1表达受多种因素调控。IL6是存在于肿瘤微环境(TME)中的一
长久以来,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工厂的装配生产线中。现如今,机器人在其他方面也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人类拥有五感,即:触觉、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如果缺少这五感中
当前,随着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浪潮的来临,数据成了其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石。而传感器是人们获取数据的主要途径。传统的传感器由于检测精度、使用范围以及体积等方面的不足,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要。人们迫切的希望寻找一个新型传感器来满足人们的日益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基于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Film Bulk Acoustic Resonator)传感器的产品逐渐进入消费市场中。薄膜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提档增速,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能的关键时刻。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外贸,和基础设施建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基础设施投资又是
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以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为代表的控制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对控制精度的要求变得更加严苛。在控制系统中,时滞控制系统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因为时滞对于系统的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时滞存在于任何物理系统中,可以分为常时滞和时变时滞,对于时变时滞,传统的常时滞分析方法如特征根法等不再可行。在时变时滞系统中,L-K(Lyapunov-Krasovskii)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