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高血压病发病率高,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使患者的致死及致残率下降,为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近年来大量实验与临床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阻滞RAS系统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靶点。目前发现ARB类药物在降压作用的同时,还存在独立于降压以外的额外益处,可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2级及2级以上高血压患者应用ARB类降压药物并与其他降压药物对比在血压达标的前提下,观察ARB类降压药物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将入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替米沙坦片,即美卡素(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生产)每日80毫克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即拜新同(德国拜耳公司生产)每日30毫克口服。对照组给予氢氯噻嗪片12.5毫克和拜新同片每日30毫克口服。服药后定期随访监测血压,目标血压为140/90mmHg以下。每组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仍不能达标者,再加用β-受体阻滞剂等其他降压药物。平时血压及心率监测采取自测方式记录。两组受试者均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采取电话提示的方式来院随访,测量血压、心率变化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行颈动脉彩超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于用药前及用药后12个月、24个月测量空腹血糖(Glu)、血脂(TC、TG、HDL-C、LDL-C)。实验结果1、实验组生化指标Glu、TC、TG、HDL-C、LDL-C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及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2、实验组血清hs-CRP治疗后12个月为1.96±0.28mg/L,24个月为1.27±0.33mg/L,与治疗前3.43±0.21 mg/L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2个月3.02±0.41mg/L,24个月3.12±0.36 mg/L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组IMT治疗后12个月为0.87±0.32mm,24个月为0.85±0.31mm,与治疗前0.92±0.10mm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12个月0.86±0.12mm,24个月0.87±0.26mm比较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讨论替米沙坦是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它除了是ARB外,还是过氧化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γ(PPARγ)激动剂,而且是唯一在常规治疗剂量下即具有PPARγ作用的ARB药物。PPARγ激动剂被认为是胰岛素增敏剂,在血管壁细胞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动脉硬化病变。而且,替米沙坦是选择性的PPARγ调节剂,它不增加体重,而且可以反射性激活RAS引起的钠水潴留。近年来研究表明,CRP不仅是血管炎症的标志物,而且在血管损伤过程中起着直接作用。因此,CRP实际上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有关的促炎性因子。大量证据证明,hs-CRP是一项反应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危险性独立预测指标,并可根据血清CRP的不同水平将心脑血管病进行低、中、高度危险性的危险分层。本研究发现,两组用药后各时间点血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的前提下,替米沙坦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较用药前明显降低,尤其在用药后12个月和24个月,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表现出了替米沙坦良好的降压以外的器官保护作用。Val-MARC的研究证实了ARB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本研究经过较长时间的随访发现,替米沙坦组在有效降压达标的基础上,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但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尚有待证实。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是一种早期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无创性指标,IMT的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超声检测颈动脉是较好的无创、价廉的方法。超声显示的颈总动脉的硬化,只是全身动脉硬化的一部分,颈总动脉内中膜的增厚,必然同时存在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全身大中动脉内壁的增厚,IMT的增加可作为预测心血管患病及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紧张素Ⅱ可通过抑制NF-κB,使其磷酸化,从而启动各种促炎因子的分泌。而ARB类药物的共性是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炎症和氧化应激作用,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虽然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但如能坚持随访并扩大样本量,替米沙坦在降低hs-CRP的基础上能够获得延缓或逆转IMT的可能性是有理论依据的。本组入选患者坚持长时间随访观察,可能观察到更大程度获益。结论1、两组受试者分别采用的两种降压药物组合均可良好控制血压,使血压达标,且耐受性好。2、替米沙坦组可明显减低C反应蛋白的浓度,有延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进展的趋势。3、替米沙坦有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作用,且非降压依赖性,提示存在降压以外的器官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白血病化疗期间的护理。方法通过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预防或减轻毒性反应,
目的探讨在治疗胃溃疡穿孔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对120例首次住院的胃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均接
目的通过对孕中期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检测,结合b超、羊水穿刺检查,进行孕中期孕妇以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与神经管
目的探求并观察一种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简便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曲安奈德与臭氧联合运用膝关节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98例,根据患膝的疼痛、肿胀、关节积液等指
<正>~~
期刊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白介素-10(IL-10)的水平的变化,探讨T2DM患者血清IL-10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依据1999年WH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Adenoidhypertrophy)的临床观察。方法对入选的68例腺样体肥大的6~8岁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匹多莫德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
电动汽车蓄电池性能试验台(后简称试验台)利用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对电动汽车蓄电池组充电特性、放电特性、内阻和容量等的相关参数进行采集、记录与分析,可对蓄电池充电
商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大族之一.在该族与其他各族共同创造我国先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于后来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真探讨商族的起源
为揭示激光参数及辅助工艺参数对毛化形貌的影响规律,研究毛化点区域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激光脉冲参数进行系统匹配试验.在Cr12试样上获得了火山口状、球冠状和W状毛化形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