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其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1%~2%,多见于成人。髌骨长轴下1/4无关节软骨面称为髌骨下极、髌骨远极或髌尖,长度约为1.5cm。髌骨下极骨折属于关节外骨折,AO分型为45A,约占髌骨骨折的5%。  
 本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髌骨下极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该部分为髌骨下极骨折的手术方式提供解剖学依据。实验取30侧成人髌骨干燥骨标本(右侧17例,左侧13例),用精确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髌骨整体的高度、宽度以及厚度,再以髌骨关节面下缘最低点水平为界,测量横径值、距髌尖垂直距离以及该水平的纵轴前后径。在此结果上进一步测量下极1/2高度水平的横径以及横径为下极上缘1/2水平的距髌尖垂直高度。结果提示:髌骨下极宽度为髌骨宽度的3/4,高度占整体的1/4,厚度为总厚度的3/4。髌骨下极骨块在高度为一半时的宽度为下极最宽处的3/5,在宽度为一半时的高度为下极高度的2/5。  
 第二部分:髌骨下极的影像解剖学研究。  
 该部分实验是为临床手术和设计解剖型钢板提供参考数据。实验取10侧国内成人新鲜尸体髌骨标本,左侧4例,右侧6例。用GE LightSpeed16螺旋CT进行扫描,上传至GE Advantage workstation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显示:髌骨高度与宽度之间呈现明显相关(r=0.925,P<0.01),髌骨下极高度与宽度之间呈现明显相关(r=0.841,P<0.01),即髌骨下极越宽,其高度越高。在髌骨矢状面上测量得髌尖倾斜角6.6°~10.2°左右,手术操作中需要注意。髌骨下极高度越高,髌尖斜顶角角度越小,在39.0°~46.3°之间。在设计解剖型内固定物时需注意此规律。  
 第三部分:空心钉穿钢丝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该部分实验是对临床上使用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病人的疗效评估。方法是对2007年3月-2009年2月同济医院骨科10位使用空心钉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病人做了统计和随访,用B(?)stmann髌骨骨折功能评定方法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总结:空心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疗效可靠,固定强度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结论:髌骨下极形态规则,骨折时下极骨块宽度>0.8cm可用空心钉张力带治疗,便于早期功能锻炼,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