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Zellig Harris于1959年提出元话语这一术语以来,元话语已经成为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元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文章的组织脉络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还能建立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也已经证明元话语在不同文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书面语篇中。但作者发现先前研究对高校网页中校长致辞这类潜在的语篇体裁并不多。此外,元话语在不同语言中,例如英语和汉语中应用的比较研究也还不多见。本文以Hyland的元话语模式以及Hyland&Tse(2004)的三个重要原则为理论框架,结合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试图研究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各存在着哪些元话语资源?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元话语资源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2)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出现的元话语资源如何表征人际意义?(3)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出现的元话语资源如何表征语篇意义?本文分析的语料为56篇中美高校校长致辞。其中,中国大学校长致辞28篇、美国大学校长致辞28篇。作者对56篇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进而考查元话语资源的总体分布以及各元话语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国内外高校校长致辞中元话语资源使用的异同。另外,本研究也试图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阐释元话语资源如何表征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元话语资源普遍存在于中美大学校长致辞中。在中国大学校长致辞中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存在显著性差异,美国大学校长致辞亦是如此。借助卡方计算器,作者发现,对比中美校长致辞,各元话语资源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元话语资源能够表征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述研究结果对元话语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