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校长致辞的元话语对比研究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lin_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Zellig Harris于1959年提出元话语这一术语以来,元话语已经成为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元话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不仅能帮助读者更好的掌握文章的组织脉络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而且还能建立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近年来,许多研究也已经证明元话语在不同文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书面语篇中。但作者发现先前研究对高校网页中校长致辞这类潜在的语篇体裁并不多。此外,元话语在不同语言中,例如英语和汉语中应用的比较研究也还不多见。本文以Hyland的元话语模式以及Hyland&Tse(2004)的三个重要原则为理论框架,结合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试图研究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各存在着哪些元话语资源?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元话语资源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2)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出现的元话语资源如何表征人际意义?(3)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出现的元话语资源如何表征语篇意义?本文分析的语料为56篇中美高校校长致辞。其中,中国大学校长致辞28篇、美国大学校长致辞28篇。作者对56篇中美高校校长致辞中的元话语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进而考查元话语资源的总体分布以及各元话语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国内外高校校长致辞中元话语资源使用的异同。另外,本研究也试图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阐释元话语资源如何表征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元话语资源普遍存在于中美大学校长致辞中。在中国大学校长致辞中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存在显著性差异,美国大学校长致辞亦是如此。借助卡方计算器,作者发现,对比中美校长致辞,各元话语资源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元话语资源能够表征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上述研究结果对元话语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始于1990年的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作为翻译研究的一次突破性进展,彰显出跨学科性和全球性特点。翻译研究者们深受鼓舞和启发,拓宽了传统翻译研究视域,翻译学者们纷纷从不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自我修补是口语产出过程中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它不仅包括对失误或错误的修正,还包括说话人为了高效地达到交际目的,对认为有可能影响双方理解或交流的表达方式以及对不满意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对母婴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生产前一天空腹血糖水平进
作为口译的一种类型,同声传译(简称同传)是国际会议的主要口译形式,也是一种复杂的多任务活动。同传译员须运用多种同传策略和技巧方可顺利地完成翻译任务。因此,完成一项同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chronic nonspecific ulcerative colitis,CUC)被国内外列为难治性疾病之一,该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长趋势。CUC病因不明,现代医学治疗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