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除了外显学习外,人类还可以运用与外显学习本质完全不同的内隐学习机制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内隐与外显学习的研究是认知心理学比较热门的研究课题,也是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对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生理机制和认知基础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者不再过分强调两者的差异,而是转向寻求各自的优势,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他们认识到这两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并揭示了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补充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协同效应”。国内学者杨治良等(1998)提出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双椎体模型,形象地解释了内隐和外显学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关系。本文采用国外比较受欢迎的心理学测试技术—强分离程序,对大学一年级无英语学习经验的受试者进行实证研究,试图发现内隐与外显学习在英语语音和句法学习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对成人英语学习者语音和句法知识习得的贡献与影响,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启示。语音实验证实内隐学习方式具有优势效应,然而内隐和外显学习协同效应作用下的受试者的英语语音学习效果最好。不同的结合顺序并没有对受试者的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即先内隐后外显学习与先外显后内隐学习的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句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无英语学习经验的成人受试者来讲,外显学习方式在简单句学习中具有优势效应,但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内隐学习方式在复合句和并列句中具有优势效应。两种学习的协同效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任何一种学习任务中都比单一的学习方式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内隐、外显学习的结合顺序对受试者学习效果之间在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学习中并无显著影响。先外显学习后内隐学习的学习方式在难度最高的并列句学习中效果最好。(内隐、外显学习)两者的结合顺序在某些难度较高的任务中对受试者的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内隐学习的研究思路为英语学习与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语感、活化语法教学、提高英语教与学的效率都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外语学习与教学应该采用内隐与外显学习相结合的动态权衡观:应充分注意和发挥学习者无意识的内隐认知活动。除外显学习外,还要加强内隐学习,使外显和内隐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