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古老的民族。自这个民族形成之初,就以其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仰慕和敬重。尤其是藏族的英雄史诗《格萨尔》,作为描绘藏族远古时代先民生产生活的一部伟大的文明成果,至今植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作为一部口耳相传、意义深刻的原始教材,蕴含的教育智慧和思想火花尚待我们细细咀嚼。公元七世纪初,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吐蕃王朝建立。松赞干布为巩固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促进了政局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与此同时,内部的人民矛盾也逐渐根深。后经几代赞普连年混战,处于战乱中的人们对于和平安定的生活寄予期盼,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格萨尔》史诗诞生。本文以此为前提,采用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以降边嘉措、吴伟译的《格萨尔王全传》为分析蓝本,对《格萨尔》中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细致地分析。格萨尔时代,部落为基础,战争为主题,父权制与军事民主制时期的特征已日渐凸显,标志着藏族社会由血缘部落向统一的民族发展。同时,各种经济类型的并存和文化之间交流的频繁也标志着藏族社会由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跨入。格萨尔时代社会、经济的变化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建立在原始信仰和苯教文化基础上的藏传佛教文化为史诗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文化基础。而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变迁反映在教育上,引起了与教育相关的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格萨尔时代,为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产生了年长的一代向年幼的一代传授生产生活经验的教育活动,并在这一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最初的教育思想萌芽。格萨尔时代的教育思想是人民创造的,大众的思想,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所在。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在教育目的上,史诗从神性和人性两方面阐述了培养半人半神的英雄形象格萨尔,并将其作为史诗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传授的教育内容上,史诗从德育、体育、劳动教育和智育四个方面阐述了史诗中教育内容的思想,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使用的教育方法上,史诗不仅提出了以劝说与感化、及时奖励为主的正面的教育方法,而且也提出了以训诫法和惩罚法为主的负面的教育方法;在实施教育活动的环境上,史诗指出家庭和社会这两个环境在承载格萨尔梦想和塑造格萨尔秉性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教育思想反映着一定时代的文化内涵,并体现着一定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但是,特定时代的教育思想必定带有某种局限性。因此,对史诗中的教育思想在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者”与“受者”的平等和谐关系和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上所凸显的现代教育观进行褒奖的同时,仍不能忽视它在尊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观上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