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园区对城市休闲空间的建构研究——以泉州市为例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_qua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创意产业又称为创意经济、文化产业,是后工业时代文化产业发生“裂变”出来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依存于大城市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创意产业轰轰烈烈的发展直接促进创意产业园区的兴起。  目前,国内已出现以创意园区成长模式与演化机理、创意园区规划建设、创意园区与城市更新为主的研究方向,虽然出现创意产业与城市旅游结合的研究文献,然而涉及创意产业园区对城市休闲空间效应的研究几乎空白。本文通过对创意产业园区对城市休闲空间建构路径的探讨,总结得出三种类型:耦合式、嵌入式和共生式。创意产业园区主要促使城市休闲空间结构得到优化、城市空间景观得到新的塑造,延续了城市文脉。  本文以泉州为重点研究案例,采用文献梳理分析、实地考察、社会调研等研究手段,重点分析泉州市区发展较成熟的3个创意产业园区的形成路由、空间休闲特征及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区属于“文化生产型”空间,促使老城区产业转型,延续了城市文脉,园区目前初步形成“品味文化”的休闲氛围;(2)领SHOW天地创艺乐园属于“文化消费型”休闲空间,园区的建立适应了城市中产阶级对创新、体验休闲的需求,塑造了泉州市区中青年休闲新空间;(3)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属于“闽南文化体验消费型”空间,填补了泉州市旅游带上实体消费的空白,延长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时间,也是市民在假期参加传统文化活动,获取丰富的体验休闲的最佳场所。创意产业园区在建构城市休闲空间的历程中,出现了园区服务设施与市民休闲需求不符、园区休闲氛围与营销力度存在问题、园区与周边空间环境不和谐,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给出了合理性的发展建议和优化对策,借助城市意象分析,泉州城市创意空间要加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与创意”的主线,调整或添加园区周边公交车线路,适当调整园区的基础设施,突出园区的景观意象,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其他文献
学位
青海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巨大,与我国内地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加之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现有综合交通网络格局。在青海省
学位
该文结合广东省水资源规划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实际要求和空间数据库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三层架构的分布式空间数据库体系结构.这三层分别是:本地空间数据模型层、
本文以人文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以长春市为例,探讨了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本问题,提出中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