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发进入高含水中后期,平均含水率达95%左右,为了减少注水低效、无效循环,实施了调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控水增油效果。但是随着调剖措施的大规模应用,其调剖效果逐渐变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展新站油田黑帝庙油层调剖技术研究。本文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新站油田黑帝庙油层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对黑帝庙油层调剖效果的变差原因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黑帝庙油层的物性与目前现场应用的调剖剂匹配效果较差;另外,目标区块油层温度较低,药剂在地层温度条件下调剖剂组分之间的反应速度慢,成胶时间长或者不成胶,最终导致了调剖剂体系的封堵率不够。在确定调剖效果变差的原因之后,有针对性地对调剖剂配方进行了优选,通过成胶时间测定、成胶强度测定,模拟新站黑帝庙地层条件,确定了调剖剂的六项性能参数的合理范围;通过室内实验,对六项性能参数(成胶时间、成胶强度、阻力系数、突破压力、堵塞率和抗剪切性)进行检测,优选出了适合黑帝庙油层的调剖剂配方。最终确定调剖剂配方按综合性能排序为:(1)2.5%基本复合型(1.1%A、0.8%B、0.6%C、0.5%体膨);(2)2.0%基本型(0.9%A、0.65%B、0.45%C);(3)2.0%高分子型(1.1%A、0.6%B、、0.3%C);(4)2.5%高分子复合型(1.4%A、0.75%B、0.35%C、0.2%体膨)。对选出的调剖剂配方——2.5%基本复合型(1.1%A、0.8%B、0.6%C、0.5%体膨)进行了现场3口井调剖试验,调剖后,目的层吸水百分数由37.3%下降到20.5%,下降了16.8%;高吸水层吸水砂岩厚度减少7.5m;吸水层数由10个增加到13个,吸水砂岩厚度增加3.2m,吸水剖面得到有效调整。矿场实验表明该优选出的调剖剂体系针对新站油田黑帝庙油层具有较好的调剖效果,满足现场生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