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重点研究2009年新医改政策颁布以来我国民营医院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区域布局以及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变化情况,旨在掌握全国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以期发现影响民营医院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促进民营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真正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方法:收集并整理2008-2016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新医改以来民营医院机构数、床位数、诊疗人次数等资源分配和服务利用现状,结合万方、维普、CNKI等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研究,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开展调查,剖析民营医院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本研究调查方法如下:(1)二次分析法:通过收集万方、维普、CNKI等相关文献进行理论研究,并结合咨询法确定调研工具包;(2)内容分析法:通过分析文献内容,甄别显性内容信息和隐性内容信息,弄清并剖析当前社会办医的政策环境及民营医院发展面临的问题;(3)历史比较研究方法:通过纵向、横向和宏观比较,分别掌握2008-2016年民营医院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变化情况、民营医院医疗资源在全国的区域布局情况、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地位等情况。结果:新医改以来,我国民营医院出现了较好的发展势头,不仅在机构、床位、人员和服务量等方面增长迅速,而且服务效率和运营能力稳步提升。但是,仍存在办医规模普遍偏小;服务量占比偏低;优秀医护人才短缺;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总体上还是无法与公立医院平等竞争。结论: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既包括民营医院自身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落后,也包括当前政策限制较多、公立医院势力过于强大从而挤占了大部分市场空间等外部因素。针对本次研究,建议从完善政策的顶层设计、拓宽民营医院发展空间、加强行业监管和提高民营医院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