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经济政策是苏俄为应对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一波三折,有1925-1927年取得的显著成就,也有“粮食收购危机”等危机事件,最终执行不到十年而终结。本文紧紧围绕1928—1929年召开的五次联共(布)中央全会展开,这五次全会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当时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在联共(布)高层对于权力的争夺中,我们可以管窥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也可以清晰地梳理出中央对于苏联发展的顶层设计。本文根据俄罗斯解密的档案文献,以党内斗争作为切入点,对新经济政策如何终结的过程和给予我们的启示进行剖析和探究。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史料运用进行说明。第二部分:1928年之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情况。对1928年之前执行新经济政策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状况与1928年之后新经济政策调整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进入调整轨道的新经济政策。围绕1928年4月和7月中央全会,阐述了联共(布)中央对粮食收购危机的处理方法,以及粮食收购危机对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对逐步公开的斯大林和布哈林之争进行了叙述,对1928年新经济政策在工业和农业方面的调整进行分析。第四部分:转轨中的新经济政策。以1928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为对象,对党内斗争不断加剧的情况进行了重点叙述,并分析了党内斗争白热化背景下新经济政策逐渐转轨的过程。第五部分:新经济政策的终结。结合1929年两次中央全会的情况,阐述了联共(布)中央在农业发展道路上的争论,对斯大林农业全盘集体化思想的形成及实践过程进行了探究。第六部分: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几点思考。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及启示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