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及其性能分析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w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力网的调度控制越来越依赖于通信网的辅助支撑。这表明双网耦合势在必行,推动了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yber-physical Power System,CPPS)的研究。建模作为CPPS各项研究的基础,对于CPPS性能分析等延伸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究CPPS建模以及相关性能分析,对新型智能电网的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提出一种更符合实际的CPPS拓扑建模方法。通过分析实际通信网的网架结构特点,采用社团重叠理论与相依网络模型构建CPPS层级拓扑结构与耦合关系。所建模型应用于IEEE39和IEEE118节点系统,搭建对应的CPPS拓扑,并通过耦合失效模型探究网络抗毁性。通过与其他拓扑模型进行比较,所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CPPS拓扑模型的合理性与优势。然后,提出一种基于图论和信息流动力学的CPPS信息流传输模型。该模型考虑了CPPS的耦合效应、通信设备处理能力和CPPS信息流传输模式,从通信传输的角度构建CPPS动力学模型。算例分析中,通过将信息流传输模型运用于不同规模、不同建模方法生成的CPPS拓扑,探究了网络规模、关键节点与其改进方案、网络拓扑构造对CPPS信息传输效率的影响,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依据Q学习理论提出了一种CPPS脆弱性评估模型。在拓扑攻击背景下,利用Q学习在CPPS拓扑模型上进行攻击策略训练,通过触发交互式连锁故障反馈赏罚值以迭代Q值表,从而构建CPPS脆弱性评估的学习反馈框架。算例分析中,在所建CPPS拓扑模型中探究了Q学习的收敛过程与攻击效果,从而分析CPPS的脆弱性,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其他文献
道路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必备的重要基础设施,它在满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还起到防眩光、缓解驾车疲劳等作用,有良好的园林环境和赏心悦目的道路景观,是现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
当检测样本与训练样本的噪声水平不同时,用“自联想”神经网络对结构损伤存在性进行识别时会出现正误判,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用区间估计的方法对结构损伤存在性进行识别,给出了2
目的:探讨精准医疗模式在诊断多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责任节段的应用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1月在我院骨科采用精准医疗模式(即运用步行负荷试验及选
针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采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在分析该地区采暖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采暖的分室燃气采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热工性能及影
用工需求与就业难一直是一对矛盾体,当代大学生在大的经济背景下,更应从较早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从就业开始,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