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由原来主要对资源的抢占转变为对优秀人才的竞争和抢占。而在当代社会中,委托代理关系是在企业中所有者主要运用的手段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的运用,所有者达到使经营管理者为其创造效益的目的。但是由于在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较多问题,使得公司成本增加,效益下降。此外,在这种关系下,容易使得经营者仅关注自身能获取的短期收益,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性发展。由于此种关系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基于此种状态,股权激励制度走入了企业所有者的视野。在股权激励制度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不仅可以获得正常的薪资报酬,还能够获得公司的股份收益,因此通过对股权激励政策的合理运用,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具有和股东相同的身份,从而将二者利益相互联结,不仅可以使经营管理者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手段吸引核心人才,减少核心人才的流动,并进一步地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近十年来,房地产行业的竞争可以说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加入到了股权激励的行列。万科是房地产行业中较早也较为成功实施股权激励的,之后诸多房地产行业加入了股权激励的行列。企业绩效通常是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内部因素通常包括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文化等;外部因素通常包括行业特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企业内部的政策和制度等通常也往往是出于改善企业绩效的目的而实施的。而股权激励制度属于影响企业绩效的内部因素之一。碧桂园作为房企前三甲,近几年来也实施了包括股权激励、未来领袖等多项措施来提升企业绩效,从而实现了企业的突飞猛进。但其中力度最大、在业界影响最广的则是碧桂园近几年的股权激励制度。但是,碧桂园的股权激励制度是否确实改善了企业的绩效则尚为未知。因此,本文将以碧桂园为例,从股权激励的角度来探究其绩效的变化,从而试图了解碧桂园的股权激励制度是否真实改善了企业的绩效。2016年,碧桂园的销售业绩高达3088亿元人民币,仅次于恒大万科之后,这一业绩吸引了业界的注意,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碧桂园高业绩背后的动因。碧桂园于2012年首次实施股权激励,之后便一路突飞猛进,碧桂园的股权激励制度对其销售等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也不得让人将碧桂园的股权激励制度和其近几年来的突飞猛进联系一起。因此本文选取碧桂园这一迅速扩张和发展的企业,通过杜邦分析等多重维度的横向和纵向综合对比来进一步分析其实施股权激励前后企业的绩效变化,试图对其股权激励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针对其在股权激励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以给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