铀与牛血清白蛋白/七肽相互作用研究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konlee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铀是一种放射性重金属,在环境介质中是通过迁移、扩散等过程,最终进入食物链,对生物体及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危险。随着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核扩散和核环境安全更加关注,铀的生物毒理效应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血清白蛋白如牛血清白蛋白(BSA)是血浆中最丰富的蛋白质,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血液缓冲剂,能维持正常的血浆渗透压及pH。除此之外,它还能转运与结合许多必需、非必需的金属元素。因此研究铀酰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理解铀的毒性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铀酰离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还很少,且主要集中于对其条件热力学平衡常数等的研究。金属离子诱导蛋白质构象变化对理解蛋白质生物功能的改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至今,研究放射性金属离子对蛋白质构象变化的工作仍甚少。另一方面,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技术是研究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的有效手段。蛋白质分子在红外光谱上的酰胺I带(1700-1600cm-1)常用于测定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本文结合荧光光谱法与FT-IR/ATR方法研究了U(VI)与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法表明,U(VI)对BSA具有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淬灭,形成了U(VI)–BSA化合物,并求出了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通过FT-IR/ATR研究,利用二阶导和曲线拟合技术对蛋白质红外谱图的酰胺I带进行处理,确定BSA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质的α-螺旋显著降低,β-折叠、转角、无规则卷曲含量均增加,说明部分α-螺旋结构转变为其它结构。蛋白质特定构象与其特定的生物功能至关重要。BSA分子的二级构象的变化可能会抑制或破坏其生物活性,为U(VI)在生物体内的毒性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了铀酰离子与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作用,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U(VI)与BSA的作用机制。BSA构象的改变可能会抑制或破坏其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本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了解U(VI)对蛋白质生物毒性机制。除此之外,我们通过荧光光谱法以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初步探究了pH值对U(VI)与七肽HPPSPPH相互作用的影响。
其他文献
"牙人"与市场祉戈旧时城乡集市牲畜交易市场中,常会看到一个人把手伸进另一个人的袖筒内,那是中介人和买主或卖主在用手指讲价钱、谈生意。交易场上的这种中介人,北方俗称"说合的"或
政府信息资源的建设是有效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是当前电子政务的工作重点。知识管理作为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能实现资源建设中人、技术和过程的相互联系和平衡。将其应用于
介绍某无合龙段转体桥梁的其施工特点、现状进行介绍,并借助某桥梁转动体系施工案例,详细阐述相关施工技术和要点,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教师社会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因为教师是一个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职业,但是其社会地位却一直不高,那么如何来判断教师的社会地位,分析影响教师社会地位的影响要素
社会健康教育是一组通过精心计划、积极组织而开展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可大大促使人们自愿纠正不良行为及避免接触对健康有影响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消除或减轻对健康的影响,利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开放性、共享性、互连程度的扩大,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于电力企业也来讲,能否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网络中信息的安全问题,直接影
导电聚合物不仅具有了类似于金属的导电性、磁学、光学性能,同时还保留着传统有机高分子的机械性与可加工性,因而在材料科学领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具有微米/纳米结构的
尖晶石结构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无机半导体功能材料,因具有一系列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广泛的应用于光、电、磁、催化等领域。由于传统高温固相烧结等方法制备出的尖
<正>1分类1型糖尿病(β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导致胰岛素显著下降或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背景下的胰岛素分泌缺陷);其他特殊类型,例如,β细胞功能遗传缺陷,胰岛素作用
采用金属离子修饰TiO2可以有效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因为金属离子可以有效地捕获光生电子,从而延长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寿命,促进TiO2光催化活性的提高。文献报道以及我们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