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分解与气象要素局地分布规律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ongto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形对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而不同尺度的地形条件对于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并不一致。故明确何种尺度下地形对气象要素具有显著影响,探索定量化的气象要素局地分布规律对于气象要素的网格化估算、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性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地形分解概念,将DEM数据作为地理信号进行分解处理,得到具有不同物理意义的分量及对应余量,结合地形起伏度与地貌分类方法分析不同分量及余量代表的地形条件。利用地面气象站观测降水资料,确认我国不同区域地形气象站点迎风坡与背风坡随空间尺度的变化情况,区分在不同尺度下迎风坡、背风坡信息稳定的气象站点定量描述迎、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得到降水的局地分布规律。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提出了基于EMD方法的地形分解,整体实现了由细到粗、由微观到宏观、由小地形到大地形的分解过程,最终得到我国三大地形阶梯的宏观趋势。结果符合EMD分解的形态特征及我国基本地形情况,说明了地形分解算法具有可用性。(2)地形分解各分量与对应余量所具有地形尺度信息在不同区域地形条件下有所不同,大起伏山地地貌由前四个分量IMF提取出来,中起伏山地地貌由前七个分量IMF能够完全提取出。而丘陵、平原、盆地信息则体现在余量r中,余量r10在东部、西部地区地形起伏度连续性突出的部分与我国地势三大阶梯的分界线相吻合,能够很好的模拟我国地形起伏度的宏观趋势。(3)通过主次降水方位算法得到的全国各地形分解分量的降水差显著性检验结果随地形的分解整体呈增大趋势,说明了宏观坡向对降水的影响相对较大。(4)本文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不同典型山体分析迎风坡、背风坡的降水差异,可知,坡向对降水的影响受到地形与水汽条件的共同作用。其中,大起伏地形对降水的影响显著的大于中小起伏地形,且湿润区地形抬升对于水汽的增多要大于半湿润区、半干旱区与干旱区。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国民经济实力逐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此同时,城市与农村两大消费群体在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
一、生长的条件朝着后来结果的累积性的运动,就是生长的含义。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说一个人只能在他未发展的某一点上才可能有发展,似乎是自明之理。但是,"未成熟状
《朝花夕拾》是初中生必读名著,《二十四孝图》又是这部名著中的重点篇目。如何让学生理解鲁迅创作这篇文章的目的,真正了解《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有必要结合原著对其中的《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PAD、手机、电子书等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本文以《老人与海》阅读任务设计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七至九年级的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传媒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艺术族群,但是这个艺术族群为什么要以"传媒艺术"来命名,而不以"媒介艺术"或"媒体艺术"来命名呢?这个起点式的问题需要从符号学视角来解答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