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肺癌已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常被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包括大细胞癌、腺癌、鳞状细胞癌等,临床上占肺癌的80%-85%肺癌转移是癌症恶化的重要特征,是近90%的肺癌患者死亡原因。肝脏激酶B1(LKB1)又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1,是一种具有核定位信号和激酶域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LKB1是一种涉及细胞增殖、转移、细胞极性和能量代谢的多功能蛋白,AMP活化蛋白激酶是LKB1的主要下游靶点,LKB1通过它激活多种信号通路并发挥其功能。肝激酶B1(LKB1)被证实与癌症密切相关。尽管其背后的机制仍然不明。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探讨了LKB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行为影响,进一步揭示了LKB1可能的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为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一个潜在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LKB1 shRNA干扰质粒和LKB1过表达质粒转染并筛选构建稳转细胞系,研究LKB1在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作用。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hh通路的参与情况。通过MTT实验、划痕实验、ELISA实验、血管形成实验、基质胶侵袭实验来研究LKB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LKB1的沉默促进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过表达LKB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进一步研究表明LKB1可以抑制Shh信号通路。Shh信号通路抑制剂环巴胺降低了LKB1沉默的影响,说明LKB1通过抑制Shh信号通路抑制了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血管生成。LKB1沉默使E-cadherin水平降低,N-cadherin、Vimentin、MMP-2、MMP-9水平升高,促进了非小细胞肺癌的EMT过程。并且上述实验现象可以通过特定的Shh通路抑制剂环巴胺进行调控。结论:LKB1能够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迁移和血管形成。LKB1可以通过抑制Shh通路增加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并降低N-cadherin,Vimentin,MMP-2与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EMT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