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在行导管消融术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围术期新型口服抗凝剂及华法林抗凝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分别在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SinoMed、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截至2015年8月30日发表的所有相关文献,经排重、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并使用Delphi Consensus criteria、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Review manager5.2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共纳入19项研究,总样本量7996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抗凝较围术期华法林连续抗凝治疗,总出血发生风险降低(RR=0.78,95%CI=0.64-0.95, P=0.01);新型口服抗凝剂抗凝组较华法林间断抗凝组,总出血发生风险降低(RR=0.58,95%CI=0.44-0.77, P=0.0002)。在亚组分析中,与华法林连续抗凝组相比,新型口服抗凝剂间断抗凝组能显著降低总出血(RR=0.67,95%CI=0.48-0.92, P=0.01)及轻微出血事件发生风险(RR=0.56,95%C I=0.37-0.86, P=0.007)。在各组比较中,新型口服抗凝剂抗凝治疗组相较于华法林抗凝组,均未增加血栓栓塞发生风险(P>0.05)。 结论: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围术期使用新型口服抗凝剂抗凝治疗较华法林连续抗凝治疗,在血栓栓塞风险预防方面效果相当,并可降低出血发生风险;围术期新型口服抗凝剂间断抗凝较新型口服抗凝剂连续抗凝可能降低出血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