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丹尼尔·吉尔(Daniel 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为理论框架,在对比实验、问卷调查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英中同传训练中设置听众对以中文为母语的译员在译文传输效果(译文质量)的影响。实验选用英国首相卡梅伦关于极端主义的演讲,选取12名口译水平与专业背景相当的口译学习者作为被试人。受试者被均分为两组,分别在有听众和无听众的两种情况下进行同传对比实验,笔者观察并记录译员的表现。随后,作者通过吉尔的负荷模型重点比较以信息译出率、信息准确性、逻辑清晰度、表达流利度和交流性为代表的传输效果指标。接着,作者结合反馈问卷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研究发现,英中同传训练中设置听众有助于译文质量的提高。在一定难度和压力(负荷)范围内,两组译员在译文准确性与完整性方面差异不大;在译文逻辑性及交流性方面,听众组的译文输出质量要远高于无听众组。而当难度和压力超过了一定范围,听众组承受的负荷更大,表现次于无听众组。究其原理,在一定难度范围之内,听众组译员受到听众存在的影响,用于协调的负荷更多,更积极地使用负荷应对策略去调整译文、更有效地利用原文的内在语境,从而提高了对文章的理解以及译文的逻辑性与交流性;而这种逻辑性和交流性的提高又进一步增强了译者对原文和语境的把握。此时用于听与记的所需负荷减少,译员有更多精力协调译文输出。由此循环,不仅提高了译文质量,还增强了译员的理解力和抗压能力。另外,对问卷的分析结果也验证了定量分析的结论,译中听众的设置有助于提高译文质量;译后听众对译员及时的反馈也有助于增强口译学习者学习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本研究从实践上拓宽了译文质量评估的研究视角,对口译学习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口译学习者在尚未形成一套成熟抗压系统的情况下,有必要在口译训练中设置听众角色,并根据听众的设置有针对性地攻克口译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从而逐步提高口译学习者的抗压能力和精力分配能力、更有效地提高译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