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LiNi0.5Co0.2Mn0.3O2(NCM523)制备及改性

来源 :长沙矿冶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Ni1-x-yCoxMnyO2三元正极材料集成了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等材料的优点,合成难度低、能量密度高、循环稳定性好、成本较低、安全性好,已成功地广泛应用在数码产品中,下一步希望将其应用于动力电池领域。但是其制作压实密度≤3.4g/cm3,与钴酸锂4.10g/cm3的制作压实相差很大;提高电压上限后,循环稳定性差,经过数十周充放电循环后比容量迅速衰减。这些不足制约了三元锂离子电池朝大功率、高能量密度方向的发展,需要进行优化改性。本文查阅了三元正极材料发展情况,选择NCM523正极材料作为研究对象,以Ni0.5Co0.2Mn0.3(OH)2前驱体和Li2CO3为原料,通过调节高温固相烧结工艺及进行Sr掺杂,制备出两种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通过Al掺杂、包覆改性,制备出高电压型NCM523正极材料。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进行高温固相烧结制备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考察了配锂量、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材料结构、形貌、真密度、压实密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配锂1.08、960℃烧结9h的最优合成条件。在此条件下合成的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制作压实密度达3.72g/cm3,电化学综合性能最好。实效电池在2.8~4.2V范围内,25℃、1C倍率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3 mAh/g,体积比能量密度达569.2 mAh/cm3,100周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1%。⑵在配锂1.08、950℃烧结9h过程中添加Sr(OH)2·8H2O,考察了掺Sr量对材料结构、形貌、真密度、压实密度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掺Sr量1300ppm合成的高压实型NCM523正极材料制作压实密度达3.72g/cm3,实效电池在2.8~4.2V范围内,25℃、1C倍率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 mAh/g,体积比能量密度达558mAh/cm3,100周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5.70%。⑶在配锂1.04、930℃烧结6h过程中加入纳米Al2O3,进行Al3+掺杂改性,改善材料高电压条件下层状结构的稳定性,考察了掺 Al量对材料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选取最佳的掺Al样品再进行表面Al包覆处理,改善材料表面抗腐蚀性,提高循环稳定性。在其表面湿法包覆Al500ppm后,组装的扣式电池在3.00~4.43V范围内,25℃、0.1C倍率首次放电比容量提升至186.4 mAh/g,1C倍率循环45周后容量保持率达到80.6%,高电压条件下电化学性能得到显著的优化。组装成实效电池后,在3.00~4.35V电压范围内,25℃、1C倍率测试条件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5mAh/g,100周循环后的容量衰减6.8%。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是我们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点,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高速发展时期.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对于学生成长有非常重要的帮助.督促初中阶段的学生健康成
本文对SiO气凝胶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实现了样品性能的优化和工艺过程的可调控性。 首先,以TEOS为原料,通过超临界干燥制备SiO气凝胶,研究了催化剂、原料配比对溶胶一凝胶过程
我们利用红外原位监测方法对氮化硼纳米颗粒在有机溶剂中的物相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溶剂热压方法对原位监测结果进行了验证,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了有机溶剂的选择标准,并
也许有人认为题目有点故弄玄虚:人类是一整体,如果男性灭绝了,那么女性能单独生存下去吗?  这一切我们都会在文中一一解答。  男人将绝迹?  我们知道,人类有两种性别:男性和女性,而决定一个人性别的是他或她的一对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是XX。男性和女性都拥有一条X性染色体,所以决定性别的是第二条性染色体:如果是Y,就是男性;如果是X,则是女性。  男性的Y染色体,比起X染色体来,就好
分别从石油污染土壤和焦化废水生物处理装置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了多环芳烃蒽和菲的高效降解菌,采用蔡司显微镜对所得菌种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利用PCR扩增手段对所得菌株进行种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ement Composites,简称CFRC)是一种新型智能结构材料,其在城市与工业热能转换收集、重要建筑结构健康监测传感器和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