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旁治是中医治则治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正治、反治一样属于中医治则范畴,在历代医家的医案和方药中虽可遍寻其踪迹,但纵观古籍不难发现,不仅缺乏对旁治明确概念的论述,还缺少从哲学基础、生理学和病理学基础、旁治的应用机理等方面系统的论述旁治理论的研究,导致部分医家将旁治与正治混淆。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使旁治能够充分发挥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大量分析和研究历代与旁治有密切关系的文献,对旁治的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旁治的内涵,即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指导下,通过调动人体的自愈能力,对既定之证采取的与其病位、性质或层次不呈直接关系的治法以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进一步明确了旁治的哲学基础为气一元论、整体观念和道法自然,生理学病理学基础为人体自身的自愈能力,即正气。然后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脏腑关系、精气血津液关系、经络关系、形神关系和中药五味合化关系等方面深入分析了旁治的应用原理。最后从方药和医案两方面入手,明确了旁治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