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在中青年男性中比较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炎症性疾病,是由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者其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前列腺而导致,其常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排尿症状与疼痛不适两大类。其中,排尿症状具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灼热,以及偶见尿道溢出少量乳白色液体等,疼痛不适则主要有小腹、会阴、腰骶、腹股沟等部位疼痛或者不适。慢性前列腺炎一般不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却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学者认为,50%的男性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可能会受到前列腺炎的影响。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十分复杂,包括有病原体感染、尿液反流、免疫异常、组织病理学改变、神经内分泌异常、物理化学因素刺激、遗传特性改变、盆腔静脉性疾病、氧化应激作用增强、锌含量降低与前列腺抗菌因子活性抑制以及精神心理因素等多个方面。因此,目前广大学者更倾向去认为它是一种有着各自独特表现形式的综合征或者综合性疾病,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且这种综合征各自有着独特的临床特点、病因和结局。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为本,湿热为标,瘀滞为变,且越来越重视肝郁的作用。并把慢性前列腺炎分为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火旺证以及肾阳虚损证四种证型。近来研究发现临床上少有单一证型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出现,多为复合证型,且湿热瘀阻型患者最多,因此,活血通淋法应运而生。目的观察评价活血通淋法对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对前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符合本研究慢性前列腺炎西医诊断标准、湿热瘀阻型中医辨证标准,并且符合入选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纳入80例,随机分配至实验组60例,对照组2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癃闭欣通颗粒治疗,对照组患者安慰剂颗粒治疗,并在研究的第14天、28天作相关检查及NIH-CPS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以统计疗效。结果本研究以活血通淋法为指导,采用癃闭欣通颗粒与安慰剂对照研究、疗前疗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共纳入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0例,其中实验组60例,对照组20例,完成74例,实验组54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痊愈2例,痊愈率为4%;显效36例,显效率为67%;有效9例,有效率为16%;无效7例,无效率为13%;总有效例数为47,总有效率为87%。对照组痊愈0例,痊愈率为0%;显效2例,显效率为10%;有效3例,有效率为15%;无效15例,无效率为75%;总有效例数为5,总有效率为25%。实验组54例患者NIH-CPS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NIH-CPS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疗前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癃闭欣通颗粒对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总体疗效显著。对照组20例患者NIH-CPS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数据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NIH-CPSI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疗前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安慰剂颗粒对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也有一定的疗效。实验组54例患者NIH-CPSI评分疗前疗后差值、中医症候评分疗前疗后差值与对照组20例患者NIH-CPSI评分疗前疗后差值、中医症候评分疗前疗后差值数据采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实验组NIH-CPSI评分疗前疗后差值、中医症候评分疗前疗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癃闭欣通颗粒的总体疗效要远远优于安慰剂颗粒。实验组54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NIH-CPSI评分经统计发现,疼痛或不适、排尿、症状的影响及生活质量评分疗前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癃闭欣通颗粒在改善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或不适、排尿、症状的影响及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显著。实验组54例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统计发现,尿频、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疼痛、小腹疼痛、腰骶疼痛、睾丸疼痛、阴囊潮湿、滴白等症状评分疗前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癃闭欣通颗粒在改善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频、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疼痛、小腹疼痛、腰骶疼痛、睾丸疼痛、阴囊潮湿、滴白等症状方面疗效显著;而股内侧痛评分疗前疗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414>0.05),鉴于实验组54例患者股内侧痛症状少有出现,因此其统计学意义不大。结论癃闭欣通颗粒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安慰剂颗粒;癃闭欣通颗粒在改善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评分中的疼痛症状、排尿症状以及生活质量方面作用明显;癃闭欣通颗粒在改善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频、余沥不尽、尿道灼热、会阴疼痛、小腹疼痛、腰骶疼痛、睾丸疼痛、阴囊潮湿、滴白等主要症状方面作用明显,而股内侧痛症状出现较少,统计无明显意义。综上,说明活血通淋法对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