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的构成与模式初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房地产、保障性住区、拆迁安置住区共同推动了西安城市住区大规模的建设发展,进入了住区建设热潮阶段,需要住区相关理论进一步发展。《陕西省城镇绿化条例》中规定,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得低于30%。根据《居住区规划原理》,住区建设占城市用地的30%左右,所以城市住区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的9%以上,总面积大,住区绿色空间的生态建设对生态城市的建设有重要作用。住区绿色空间不仅可达性强,为人们居住提供舒适的环境,展示住区居住品质和城市特色。同时,肩负着展现人工第二自然和城市绿色空间格局“终端”角色双重重任。因此,对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格局和构成因子的生境营造模式研究其生态服务功能,是西安城市住区生态建设的理论依据。论文以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理论,运用对比分析、调研、资料分析和时间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相关概念和调研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概述西安住区绿色空间建设情况以及生境营造理论等全面分析基础上,提出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八种设想格局模式以及住区绿色空间生境营造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结论:1.通过对住区绿地、城市绿色空间以及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研究,提出住区绿色空间的概念,明确指出住区绿色空间是住区绿地概念的生态转型,内容和意义更为丰富。2.通过对近六十年西安住区建设情况和住区绿色空间的发展情况研究,对住区绿色空间格局模式进行分类和研究,提出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八种格局设想模式,包括均质散点式、带状式、分级散点式、网络式、立体式、环式、点式和楔入式。对西安住区绿色空间模式从生态、活动和景观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绿带”型绿色空间将住区内“点状”和“面状”绿色空间联系形成高连续性、完整性和开放性的住区生态保护绿网成为住区绿色空间生境营造提供良好的条件。3.研究生境营造相关理念、西安城市住区绿色空间现状问题和住区绿色空间生境营造模式,提出针对西安城市住区各类绿色空间,因地制宜的营造不同生境,并赋予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意义。公共绿色空间、宅间绿色空间和道路绿色空间引入湿地生境、林地生境和野草生境,屋顶绿色空间引入林地生境和野草生境,墙面绿色空间引入野草生境。根据空间各自特征条件,营造具有各自特点的生境,住区生物多样性由此而生。
其他文献
渤海S油田为大型岩性-构造稠油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根据钻井、测井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研究区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
在对我国基层公务员诸多积极的思想政治观念进行充分肯定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有部分基层公务员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观念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与不足。提高基层
<正> 任何一部戏剧作品,都是要表现一定的生活内容,阐明一定的思想意向的,这种通过描绘社会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而体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就是剧本的主题。对一个剧本主题思想的
<正>沈亮在2007年第6期,上海戏剧学院学报《戏剧艺术》《美国非营利戏剧艺术管理模式的早期探索》一文中谈到:非营利职业戏剧是美国戏剧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这一戏剧艺术
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O)是血红素分解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人体内的CO主要是由血红素氧化酶(HO)代谢产生的。目前认为血红素加氧酶有3种形式:氧应激诱导型(HO-1)、组成型(
随着矿山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视频监控技术逐渐在井下安全生产及紧急救援行动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传统的模拟摄像机信号质量差,传输距离短;CMOS摄像机灵敏度差,噪声大,成像
大黄为蓼科大黄属多年生植物,是甘肃省主产道地中药材,主要栽培品种为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药材采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包装、储藏,不仅能保证用药安全,确保疗效,还可
关中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建设重点,其所属小城镇的建设也随之受到极大的重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关中小城镇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相应的,镇区内公共空间的建
抗战精神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战胜强大日本的决定性因素,纪念抗战胜利,最重要的就是弘扬抗战精神,把握现在,面向未来。抗战精神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即“拼搏、奉献、团结、自强”
生计方式是人们相对稳定的维持生活的计谋或办法,它与人们所处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在武陵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当地的土家族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处于渔猎采集兼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