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商业银行改制多年以来,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能力一直没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这一问题引发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学者认为,制约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的原因与其双重目标有关。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保持盈利、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才能有能力支农支小;另一方面,农村商业银行被赋予的主要责任是服务“三农”。然而,“三农”的弱质性及高风险性会使农村商业银行盈利状况难以维持,进而影响服务“三农”的质量。现已有研究证实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可持续性目标与支农服务目标间的矛盾是制约其金融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并且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股权配置能够对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而言,不同性质的股东参与经营决策的效率不同,进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财务绩效;不同性质的股东追求的经营目标不同,进而影响农村商业银行的社会绩效。但这一观点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分析。本文尝试从实证角度出发,探讨股权配置对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绩效的影响机理,以期为调和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提升其金融服务能力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建议。首先,本文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商业可持续性绩效与支农力度绩效进行了测度评价,发现商业可持续绩效与支农力度绩效之间存在负向关系。其次,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和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股权配置对双重目标绩效的影响机理、股权集中度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再次,以全国43家农村商业银行2012~2018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计量分析软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商业银行的高管持股能够缓解委托代理问题,除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股东之外的其他法人股东作为农村商业银行的大股东能够发挥监督效应,均对可持续性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但国有企业股东由于承担社会责任压力对可持续性绩效不利;外部自然人持股以及金融机构持股出于自身分红利益考虑反对高风险、低收益的支农决策,其他法人持股为自身谋求关联贷款挤出涉农贷款,均对支农力度绩效不利;股权集中度负向调节股权配置与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绩效的关系,市场化程度正向调节股权配置与农村商业银行双重目标绩效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调整农村商业银行股权配置、提高内部治理水平、推进外部环境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