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花源文化富有引人遐思的艺术魅力,负载着远古人类对生命原始的眷恋与回归。神秘的乌云界、浪漫的武陵山、烟波浩淼的沅水流域孕育了浪漫、神秘、自然的“桃花源”文化,被世人传颂千年,在中国浪漫文化史上名列前茅,现代桃花源文化依旧人尽皆知、广为流传。桃花源文化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地域文化与精神根源,在精准扶贫时代任务下,桃花源地域文化与乡村振兴面临严酷挑战。湖南“桃花源”文化驱动的乡土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怎样有效的继承和发扬桃花源文化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非常具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现在桃花源地域文化和产业振兴的方式有:桃花源文化主题公园;博物馆中展览桃花源文化刺绣;手工艺人传承桃花源木雕技艺,主要用于家居和礼品用途。同时,桃花源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也对桃花源文化起到了传承和发扬的作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关于桃花源文化艺术价值、商品经济、技艺传承等,并没有对如何继承发扬桃花源文化的同时实现乡村振兴这个问题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本文创新点在于,从文化符号学和协同创新的角度分别探讨了地域发展中贫困乡村的协同创新可持续与文化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如何在精准扶贫的时代背景下,通过以地域文化乡土产品为载体的协同创新,达到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播的双重效益这个课题给出了圆满答案。论文通过对地域文化符号学和协同创新的乡土产品研究,提出文化创新、协同设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其次以社会学实地调研和文献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桃源县赛阳村运用社区营造理论从人、文、地、产、景五个方面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行地域产业SWOT分析、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数字化平台建设。再者,从基于受众身份定义和情境推测两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确立湖南桃花源地域文化乡土产品设计定位。最后,以乡村振兴为中心进行桃花源文化乡土产品设计实践。旨在让桃源县赛阳村脱贫致富,希望对当下贫困地区乡土产品协同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