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浆血管加压素浓度变化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p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体外循环、手术时间、不同手术方式等多因素影响的围术期血浆AVP浓度变化的研究,阐明其变化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结论:本研究发现,体外循环期间及体外循环之后血浆AVP浓度逐渐升高,体外循环20分钟时达高峰,术后2小时后开始下降,但术后24小时仍高于术前水平,术后72小时后降至术前水平.说明体外循环是刺激机体应激反应产生血管加压素最强有力的诱因.CPB>40min组术后2小时的血浆AVP浓度显著高于CPB≤40min组的患者,以及手术时间>180min组患者于术后2小时血浆AVP浓度显著高于手术时间≤180min组的患者,提示外科手术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是影响体内AVP合成和分泌的重要因素.AVP浓度升高可能是机体针对内环境不良影响及其引起的全身复杂的炎症反应的一种保护性机制,同时也说明手术时间长及体外循环时间长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更严重一些.了解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血浆AVP浓度规律,对于了解术中及术后病情变化、疾病转归、预后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临床应用及治疗可能具有重要意义.至于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血浆AVP浓度变化的机制以及外源性AVP在心脏病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雪莉·杰克逊是美国二十世纪杰出的女作家,《摸彩》是她最有名的小说,该小说甚至被认为是她那个时代最恐怖的哥特式小說。本文将通过分析这篇小说中运用的讽刺手法来解释为什么该小说有如此骇人的恐怖效果。  关键词:《摸彩》;讽刺手法;恐怖效果  作者简介:周楠(1996.5-),女,汉族,广西省桂林市人,本科。  [中圖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
目的: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不同,可引发各种代谢紊乱,主要是糖代谢和脂代谢紊乱。众所周知,高血糖可引发白内障,但脂代谢与白内障的关系至今无人研究,本课题拟探讨2型糖
摘 要:近几年中国电影产业迎来了“IP电影”的热潮。在这个大环境下,无论是投资商还是各路电影从业人员都前赴后继地加入到这股巨大的潮流之中。孵化于互联网新时代的IP概念究竟是什么,它与互联网及电影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IP及IP电影究竟对中国电影产业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的讨论与阐述。  关键词:IP;电影产业;互联网  作者简介:孟亚萍(1992.3-),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
目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负担.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已被实验及临床研究所肯定,然而由于时间窗短暂,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