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气旋气候学特征的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igo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央气象台的历史天气图资料,对近49年江淮气旋的源地、路径、发生频数、强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气旋发生频数的年代际变化呈下降趋势,生成的强度呈上升趋势,通过小波分析发现江淮气旋的频数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周期;江淮气旋有显著的月、季变化特征,春季及其每年4月是江淮气旋出现最为活跃的季节和月份;受地形、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江淮气旋出现的源地主要集中在大别山及其东北侧、淮河上游、苏皖浙交界处等3个区域;江淮气旋的平均路径主要有三条:西北东移、偏南东移和偏北东移。基于中央气象台历史天气图反查出的江淮气旋的年频数,利用EOF和概率密度等方法,探讨1961-2009年江淮气旋出现频次的变化与高度场之间的关系,并将逐日高度场EOF分解的主分量系数进行二维的概率密度(PDF)分析,结果表明:从相空间分布可以看出江淮气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与两个天气体系有关,春夏季江淮气旋的生成频次与天气体系B有密切关系,天气体系A则影响秋冬季江淮气旋的生成。江淮气旋的月、季及年际变化都与环境场紧密相关。春季,江淮气旋的发生频次与大陆冷高压负相关,与西太平洋副高成正相关。此外江淮气旋发生多年份与少年份的环境场有明显差异,多年份大陆冷高压、东亚大槽的强度明显强于少发年份。多发年份海温场偏冷;少发年份海温场偏暖。对江淮气旋的典型个例进行研究,发现江淮气旋产生在不稳定大气中,其常常伴随着大风和降水过程,江淮气旋是有冷暖锋结构的天气系统。
其他文献
工匠精神是人类基于生存与发展的永恒需要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尊重劳动的精神风貌。工匠精神有利于大学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技能,实现自我价值。由于教师机械化重复性劳动、组织文
研究了正丁基黄药和异丁基黄药在二氧化钛悬浮液体系下的光催化降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异丁基黄药比正丁基黄药更容易降解.TiO2用量、溶液pH值、光催化时间、黄药浓度等因素
本试验旨在研究普通棉籽粕( CSM )和发酵棉籽粕( FCSM )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0.56±0.04)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属于社会动态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市场中走上长远发展道路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而财务管理不可忽视的关键性环节。本
<正>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战略主线。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重点从中介事项清理、资质认定、事项委托、监管约束等方
目的回顾总结煤矿井下现场抢救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的体会,分析和探讨如何正确判断伤情和应用合理的急救措施等问题。方法对1999年2月至2009年3月36例煤矿井下急性重型
<正>20世纪80年代末期,国外学者就发现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孕周与母儿预后密切相关,因此提出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概念[1]。目前大多数学者将发病于34周前的重度子痫
用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地面降水资料,对2011年6月14~15日发生在长江中下游的一次梅雨锋暴雨中江淮气旋的发展机制、结构特征及其与暴雨的关系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