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独特的外形和习性不断激发人们的想象力,使人们在充分利用植物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将各种丰富的联想和象征含义附加在它们身上。从古至今,植物出现在各种独特的风俗习惯中,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元素。那些附加在植物身上的联想经过时间的积淀,被大众所接受并最终演化成植物词语的固定文化内涵。人们对植物词语的使用也会受到其文化内涵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各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文化的差异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经常产生误解。植物是日常生活的必要元素,不同语言中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差异是跨文化交流必然要面临的挑战。因此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入手,通过对中英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的对比和分析,探讨中英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异同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特有的用来交流和表达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语言的形式和内涵有不可磨灭的深刻影响。语言是记录文化、传播文化的主要手段,文化则是语言意义和内涵的主要来源,不同民族独特的世界观、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都会体现在其语言之中,语言则会制约其使用者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语言和文化之间是双向的影响制约关系。尤其是词语除了本身具有的概念意义外,还会在文化的影响下产生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以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为例,不同的文化对植物产生的联想不尽相同,相同的植物词语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里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内涵,若交流者缺乏这种差异的相关知识,则可能在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解甚至冲突。本文从语言和文化的定义及其二者的关系入手,分析词语的文化内涵概念,作为进一步分析和对比中英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的理论基础。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引言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对象及论文结构。第二章文献综述介绍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对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的研究,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入手,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异同及其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第三章首先从四个角度分析和对比汉英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相似,文化内涵不同,只在汉语中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词语以及只在英语中有文化内涵的植物词语。其次介绍中西方文化中两种灵活运用植物文化内涵的独特风俗。第四章从自然环境、思维方式、审美心理、文学作品、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及宗教信仰几个方面分析导致汉英植物词语文化内涵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五章为全文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通过本文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英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次文化成因是中西方两种文化在思维方式,审美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因此通过中英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的对比,加深对中英植物词语文化内涵差异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能够帮助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误解,促进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推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