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控制机制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如腾讯微博的宣传语“你的心声,世界的回声”所说的一样,微博为大众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特别是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默默无闻的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发声器”,透过微博,用户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心情、生活中的点滴“广播”出去,更可以在第一时间收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回应。微博的出现,是对目前大众传播格局的重新“洗牌”,更将处于边缘的普通大众带入到传播的“主流”中去,实现了个人话语权的回归。然而,微博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为打开信息传播新格局而欣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负面影响,尤其是因为各种不良信息内容在微博中裂变式的快速传播,引发了舆论失控甚至社会骚乱等各种恶性事件和不良影响,从而对微博用户乃至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和影响,对我国的政府监管、法制建设、行业规范等多方面都提出了众多挑战。由此,对于微博的控制与管理规范渐渐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本文通过在对微博发展现状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微博的管理与控制进行全方位的审视与考察,基本厘清微博控制机制的一些基本因素与结构,并试图对微博的控制机制进行构建。全文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意义等进行梳理和论述。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微博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确立了本文以微博发展现状为基础探寻微博控制机制的研究内容。第二部分,微博的解读,从微博的定义、概况、等传播机制几方面为切入点,并对微博的作用和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微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介绍。第三部分,微博控制机制建立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研判微博的发展现状,对微博所产生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同时分析微博控制机制建立的意义,从而得出微博控制机制建立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微博控制机制的建立,此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前文对微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研判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与行业层面两方面对微博的控制机制进行建构,并对控制机制下的微博发展进行预测。
其他文献
在建构主义的视角下,新闻是被建构的现实,是一种社会话语实践。转型期的中国,冲突性事件和争议性议题频频出现,大众媒体的构建在矛盾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关注性别平等议题
期刊
从1995年第一份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创刊至今,中国的都市报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其办报思路、办报内容、办报实践以及经营模式等等都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报业。面对当今新闻传
本文首先以器官捐献主题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从多模态话语角度对案例广告的三大模态即语言模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如何表达意义,以及模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再以小组访谈的形式对案例广告进行了高校学生受众的接受分析。在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中,首先将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下的评价理论应用到了对公益广告语言模态的解读中,其次,在分析图像意义的传递时应用了Kress&Vanleeuwen提出的视觉语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