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证券市场14年的发展历史中,证券公司曾经经历过暴利时代。但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随着股市的严重不景气,市场制度上的缺陷开始不断暴露出来,证券公司经营陷入一蹶不振的状态。到目前为止,证券公司已经经历了四年的低迷状态。证券市场作为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产物,其本质上与国有产权及计划经济是格格不入的。在国有产权结构下,政府同时扮演了博弈的规则制定者和博弈参与者的双重身份。这构成了证券公司外部环境的根本性缺陷。证券公司一方面以政府为其产权主体,另一方面又以投资者为其主要客户对象和利润来源,这种双重性决定了当政府与投资者的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证券公司必然会陷于制度困境。由于外部母系统对内部子系统有着决定性影响,证券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具有一般国有企业的通病,官本位、人浮于事、盲目扩张、无视风险等等。内外制度缺陷在证券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创新业务上都有具体反映。经纪业务的经营模式过分陈旧,靠天吃饭弊端突出,同质化竞争和强烈的投机环境使经纪业务举步唯艰;投资银行业务的最后审批权限完全为政府所垄断,使得投行竞争异化为寻租竞争:创新业务由于需要获得政府的试点许可,使得市场为少数被政府扶持的证券公司所把持,造成事实上的不平等。证券公司制度困境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笔者针对其外部制度、内部制度、经纪、投行和创新业务各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大致思路是通过外部产权制度和交易制度的改善,以及证券公司自身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经营结构的改善和创新,网络经纪业务的发展、国际化开拓等来实现经营效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