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各项业务上取得来了长足的进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日益加深;其青年人才的激励机制急需升级。本课题以本企业所实施的激励机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定量定性分析法等,着力探求能够更为有效的激发和鼓励青年人才为企业做贡献的激励机制。从六大经典激励理论的研究概述中锁定了以“非经济性激励”为主的激励手段,并对国内外围绕这一理论所展开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和说明,从而搭建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本课题结合人才结构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激励机制对于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热情的重要性。使用匿名调查的方式来搜集水电十六局青年人才对现有激励机制,尤其是非经济激励机制的满意度,并从工资、假期及福利、激励成就感、公平性、工作环境、工作发展、培训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对非激励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与小结,指出了激励过程中青年人才的融入度较低、个性化需求未能得到满足、软件环境及文化建设明显不足等问题。通过多种方式的调查与研究,明确了当前水电十六局非经济激励机制所存的问题,同时也指出了以青年人才为主要对象,优化非经济激励的重要意义。在阐述优化方案之前,首先明确了水电十六局青年人才非经济性激励机制优化方案的目标与原则,其目标在于建立完善的生源激励机制、青年人才的针对性激励机制、以及有长效作用的激励机制;其原则包括了注意理念提升与机制优化相统一、规范化和制度化相统一、多样化和差异化相结合、注重实效性和公平性相统一。进而提出了优化方案的整体框架,具体实施四项举措,包括了优化青年人才职业生涯发展制度、完善企业中的青年考核晋级制度、构建多元培训制度、优化青年创梦创新平台。最后,本课题针对青年人才的特征,提出了非经济性激励优化方案实施中的三个要点以及保障措施。三个要点即要关注青年人才非经济激励与早期激励、动态激励、全程激励的关联。四个保障措施包括了,一要构建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经济性激励保障,二要构建青年人才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的观念保障,三要构建掌握青年需求的观测机制与保障机制,四要构建企业非经济性激励机制的自检及调整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