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验证鲫鱼饲料中结晶氨基酸的添加效果,以及经微胶囊技术处理后的改善程度,进行了试验。首先,饲料中添加结晶赖氨酸和蛋氨酸对异育银鲫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在较低投饲频率(2或3次/天)条件下添加结晶氨基酸试验组与低鱼粉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增加投饲频率为4次/天的试验组与低鱼粉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仍然达不到高鱼粉对照组的水平。说明异育银鲫对饲料中添加的结晶氨基酸利用率不高,但通过增加投饲频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晶体氨基酸的添加效果。其次,研究了不同材料包膜对氨基酸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壁材均具有较好的包膜效果,经微胶囊技术处理后的氨基酸在水中的溶出率大大降低,稳定性明显提高。最后,研究了氨基酸微胶囊技术对异育银鲫的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证明,添加结晶氨基酸试验组与低鱼粉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添加包膜氨基酸试验组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低鱼粉对照组和结晶氨基酸添加组(P<0.05),接近高鱼粉对照组水平(P>0.05)。最后,研究了氨基酸微胶囊技术对异育银鲫摄食后血浆游离氨基酸平衡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添加环糊精或淀粉包膜氨基酸试验组,血清游离氨基酸出现高峰值时间的规律性很强,分别为5h和3h,相对于低鱼粉饲料组,两组在血清游离氨基酸峰值时间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延迟。说明,饲料中添加包膜氨基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鱼体游离氨基酸的平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