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结构化P2P网络中高效资源发现算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kkkwwwbushi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 (Peer to Peer)网络模型凭借其低廉的部署费用和丰富的共享资源等优势,迅速地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P2P网络中完全地抛开了服务器的存在,资源分布地存储在整个网络当中,因此资源发现算法毫无疑问地成为了P2P网络的核心。现有的资源发现算法可分为三类:集中目录式P2P中的目录机制、非结构化P2P中的泛洪机制和结构化P2P中的DHT机制。此三类算法都存在着制约P2P网络大规模发展的缺点:目录机制由于没有完全脱离服务器的概念而保留了一部分“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缺点,如服务器瓶颈问题;泛洪机制由于产生大量的冗余流量而造成效率低下问题;DHT机制完全忽略节点的物理位置信息从而造成物理层和逻辑层失配问题,同时由于DHT机制较高的算法复杂度使得使用DHT的P2P网络的可扩展性受到制约。因此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出新的资源查找算法以提高P2P网络的资源发现效率和可扩展性。本文在分析和研究现有的各种P2P资源发现算法的基础上,总结各自的优缺点,并且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结构化P2P网络的资源发现算法——Lerd (Location-aware Effective Resource Discovery).该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将网络中的节点按照性能、稳定度等指标划分为超级节点和普通节点两类;并依据物理位置将整个网络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并且分配相应的区域标识符,每个区域由一个超级节点来管理;普通节点使用物理位置感知方法在加入网络时充分考虑其物理位置信息,从而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区域加入,以此解决物理层和逻辑层失配的问题;在节点和资源的标识符中加入区域信息,资源发现的过程中依据该区域信息将资源直接定位到区域,进一步再定位到该区域的某个节点,从而将资源发现算法的复杂度控制在常数级别,即O(1)。在对算法进行验证时使用了NS2仿真软件。首先使用C++语言对算法实现了编码,再将该算法加入到NS2的协议库中,最后针对不同的网络规模做了一系列的仿真验证。本文中以查找路由跳数和查找迟延时间作为度量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并且分别与非结构化P2P和结构化P2P中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发现算法Flooding和Chord进行对比。经过对比分析,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Lerd算法的路由跳数和查找迟延时间明显低于Flooding和Chord算法。其中路由跳数为一个位于[4,6]区间的常数,查找迟延呈平缓增长趋势,因此该算法达到了提高资源发现效率和网络可扩展性的目的。
其他文献
随着物联网及新型定位技术的发展,室内定位成为可能,室内位置服务与移动对象数据管理也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往面向室外空间的移动对象数据管理在数据集、算法、系统等
作为信息管理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管理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中存在的非结构化信息是重要的知识源,具有数据量大、增长速度快等特点。如何获取、管理并应用海量
C语言以其对底层机器操控的灵活性,在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底层驱动等要求高效的软件设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出于灵活性和效率的考虑,C语言赋予程序员对计算机完全掌控的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及其近年来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通过互联网阅读新闻成为人们越来越重要的手段,面对如此浩瀚的互联网新闻,如何快速、准确的从这些海量
随着下一代电信网和Internet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网络带宽不断增加,为多种业务(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等)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环境。企业间业务共享、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间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考虑如何降低传统成本。而采购、库存、生产配比等环节是大多数企业,尤其是生产装
本文研究题目来源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子课题“基于SOA技术的勘探设计企业应用软件架构系统”。  在Web服务环境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加。虽然传统的安全设备和安全检测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都没有从宏观的角度为网络管理员提供清晰的网络安全状态信息。
随着深度学习在各个领域的普及,神经网络参数的规模越来越大,训练的周期也越来越长,多GPU加速成了必然的硬件解决方案。为了最大化多GPU的硬件利用率,本文研究和实现了深度学
语音编解码协议是语音在网络上传输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质量的语音编解码算法又是协议的精髓所在,而且低速率的语音编码器节省了大量的带宽,因此一个性能卓越的算法不仅能够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