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出了明确的观点,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要带进学校的教材和学生的课堂,这样才能利于培养建设国家的社会主义法治人才。而青少年正是接受知识、培养品德和塑造三观的关键期,对他们进行法治意识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从初中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了解初中学生法治意识的现状,重视课堂上学生的法治教育,对于提升初中学生个人法治意识、学校管理和社会的发展都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培养建设国家的未来力量,必须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法治意识的培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所以法治教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也是弘扬依法治国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青少年受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他们的社会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法律观念薄弱,容易受到社会上不利因素的影响,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强化青少年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本文以《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依据来探讨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这是本文的重点,以教材中对初中生法治意识培育的目标为指导,通过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培育情况进行探讨。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法治意识的内涵。通过“法治意识”的本意、法治意识的构成和法治意识的特征进行了阐述。第二个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必要性和作用。从有利于初中生法治知识的提升、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这三个方面谈了初中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必要性。从法治意识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有助于国家对初中生法治教育政策规定的贯彻三个方面谈了初中生法治意识培育的作用。第三个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突出法治教育。这个部分介绍了教材中法治意识培养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分布情况。第四个部分初中生法治意识现状调查以永宁中学九年级学生为例,通过给学生发放问卷的形式总结了永宁中学初中学生的法治意识情况。第五个部分道德与法治课加强法治意识教育的途径。从提高教师的认识、保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三个方面去分析比较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