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转轨以来,以捷克、波兰、匈牙利为代表的中东欧各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恢复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随后,欧盟东扩又给这些国家FDI的流入创造了新的契机,流入捷克、波兰等国的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在这种背景下,国外学者实证研究了欧盟东扩对于中东欧各国、乃至南欧国家FDI流入的影响,发现了一些与传统理论不同的结论。他们发现,历次欧盟首脑会议对流入入盟候选国的FDI的实证结果并不显著,同时,也没有显著影响到南欧等已入盟国家FDI的流入水平。文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此前的历次欧盟首脑会议对于中东欧国家FDI流入的影响,而对2004年捷克、波兰等国的正式入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的研究则很少。同时,文献所选取的年限跨度均较短,并集中在2003年以前。基于此,本文试图实证分析2004年的正式入盟对于捷克、波兰、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斯洛伐克和拉脱维亚等国FDI流入的影响。时间跨度上,本文的数据涵盖了1997年至2006年的数据,时间跨度较长;在模型的选取上,本文采用了运用得最为广泛的引力模型,对双边FDI数据进行回归,能够较好地对影响双边FDI数据的因素进行解释。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导言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可能的贡献和不足等进行了简要地介绍。第一章回顾和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的经典理论以及最新的发展,其中,主要介绍了对中东欧国家FDI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的文献。第二章则对中东欧国家FDI流入的发展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比分析了东扩前后流入入盟候选国的FDI所发生的变化。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构造出6个入盟候选国FDI的决定因素模型,然后引入2002年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和2004年的正式入盟两个虚拟变量进行回归,考察它们对于FDI的影响。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对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