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修饰电极在α-生育酚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育酚是维生素E的重要部分。维生素E,是一种常见的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常见的有α-,β-,γ-,δ-生育酚,α-,β-,γ-,δ-生育三烯酚这八种形式,由于维生素E结构复杂,异构体种类繁多,在检测上人们一直在寻找更准确便捷的方式。αα-生育酚是维生素E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部分,通常通过检测α-生育酚来测定维生素E。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的推动者,材料是永恒的瑰宝,在研究者的眼中,辉煌如初。时至今日,常规的材料已然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常规材料是丰富的无处不在又价格低廉,然而功能的单一决定了它们无法提供多元化的应用。智能和信息应用的发展决定了材料也要逐步向新方向转化,各种先进的材料不断的被发现,材料的多元化亦是一个新的时代。石墨烯是一种仅具有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它展现了很好的导电性,导热性,柔韧性。在多个领域,都展现出很大的潜力,近年的研究中凸显出各种优异的特性,而其表面官能化的潜力又带来了一个庞大的石墨烯家族,这些石墨烯的衍生物,也被发现了更进一步的优越性。本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1.通过在裸玻碳电极表面电镀掺杂的羧基化石墨烯制备得到石墨烯/玻碳电极用以检测αα-生育酚。相比于现有报道方法的繁复,我们的修饰电极无疑是一支造价低廉且制备简便的电极,检测方式也简单地采用了差分脉冲伏安法(DPV),首先进行富集,之后采用DPV进行检测,得到的响应电流与待测物有线性关系。采用的反应底液是一定比例的乙醇和水混合溶液,因为生育酚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对于这样的物质在有机相中有更好的溶解性,然而电化学方法对于水相中的反应有更佳的响应,因此选用有机相和水相的混合液可以同时达到增加溶解性和响应信号的目的。2.我们还采用了另一种基底电极电镀碳纳米管。在第二个工作中,基底电极选择为银电极,首先将银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极化,使其露出表面新鲜的金属银,并且产生纳米氧化银颗粒,之后再电镀石墨烯。这一方面是利用了金属银的催化性,另一方面石墨烯本身也具有催化性,而且电镀至电极表面的石墨烯根据电镜图像也能明显发现增大了电极表面积,这些都有利于响应电流的增加。检测方法采用了我们组在2014年提出的阳极扫描极化反向催化伏安法(PSPRCV),这种方法是采用循环扫描方式,在阳极扫描过程中使电极极化,反向扫描时记录电极上的还原电流。分析物不存在时的电流作为无催化反应的背景电流,然后用分析物存在时记录的电流减去背景电流,得到差值伏安图,即纯净的催化电流-电位曲线。差值电流峰为正负峰形,差值峰电流与分析物浓度具有线性关系,据此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避免背景电流的干扰。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孕期补充叶酸和MTHFR基因多态性分析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相关性,为子痫前期早期风险预测和预防提供新思路。方法筛选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检
<正>【案例要点】与工程建设不相关的货物和服务的采购未依照《政府采购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规定执行,而依据《招标投标法》执行的,属于适用法律错误,违反了《政府采购法》第
[目的]分析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428例泪囊炎婴幼儿行泪道探通术,统计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发生并
<正>水果系列中有香蕉、橘子、李子、桃……为什么只有苹果才称果?其它的水果好像还没有叫果的。原来,中国历史上本没有"苹果"这个词,这个词最早是在明代的书中才看到。不过,
详细介绍了焊装车间首款导入车型M33、M43(全新爱丽舍、标致301)的焊装工艺优化设计。该焊装工艺设计在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集团制定的绩效指标和发展方向,
<正>"叙事"一词本是文学上的概念,指"由一个或多个叙述者,向一个或多个受叙者,传达一个或更多真实或虚构事件(作为产品和过程、对象和行为、结构和结构化)的表述",~①即"叙事
针对目前电网自组织临界状态演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架结构或运行状态单一因素的情况,总结了两者在决定电网自组织临界演化进程上的区别和联系,并结合实际电网运行状态和网架
<正>近期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债券违约、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频发,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交替叠加,相互强化,呈现加剧态势,需及时化解,以防引发系统性风险。
素质教育过程中,高中音乐教育是其核心的一环。培育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带动其审美水平的提升。伴随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传统音乐鉴赏教学环节暴露出了诸多不足之处,
将实验室从陕北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S3#菌用牛肉膏液体培养基在摇床中以30℃、160 r/min恒温培养48 h,离心、用磷酸盐缓冲液淋洗3次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配制成菌悬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