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平衡发展,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环保法规,要求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在此背景下,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开始关注企业在环保方面采取的行动,要求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环境会计信息。而国内己有的研究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整体质量不高、披露形式不统一且披露内容不全面。这主要是由于监督力度不够,导致企业披露信息的外在动力不足。同时,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自主意识不强。因此,本文选用医药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加大公众监督力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医药制造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主动性。本文阐述了环境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相关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决策有用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我国沪深A股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阅读其在2012—2016年间的年报和社会责任报告,进而了解了该行业的信息披露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政府压力、社会监督压力、固定资产比例、独立董事比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八个因素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水平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政府压力、社会监督压力和固定资产比例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预期假设一致。偿债能力、独立董事比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信息披露并无显著影响。最后,结合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实证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具体包括: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提升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动性、加强对环境会计人才的培养、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制体系、加强政府监管以及加强环保宣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