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一份子,他们的体质健康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势必会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深入分析出存在于此类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生活方式中的问题,以及影响此类学生形成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因素,最终得出如何才能改善、强化和完善弱势女大学生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这能使学生端正自我认知的态度,在自我了解的基础上对自我体育健康生活制定合适计划并养成个人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它来源于本人对于弱势女大学生各不相同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入研究分析,相关事实及理论依据也均为本人研究本文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创建者和接班人,此类弱势女大学生更应该要能培养适合自己的健康、自律、发展而科学的体育健康生活方式,这也将在她们大学生涯、成长过程直到耄耋之年都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也将对社会发展起到杠杆意义。研究结论为:(1)弱势女大学生的基本类型中,体质虚弱占了很大的比重,是总人数的75%。健康意识、体育态度影响其参加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部分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有较为全面、正确的健康观。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防治疾病。(2)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对于体育健康性的认知还是不错的。在体育锻炼的项目方面,她们最喜爱的是慢跑、散步,有206人将它选为第一选择、159人选为第二选择、75人选为第三选择;其次就是三小球,较多偏向于隔网非身体接触性运动项目。对于体育的兴趣不太高,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处于随意的状态。(3)在体育运动的时间、频率、强度的选择上,比较倾向于运动时间短、频率低、强度小的运动项目。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形式上有49%的学生是选择独自进行锻炼。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主要以傍晚为主,达到了总人数的30%;空间上有76%的学生以校内体育场、馆为主。(4)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在体育类项目上的花费主要在于运动服、锻炼器械和运动报刊杂志,其金额分别达到了 60%和30%,然而她们对体育信息的关注较少,主要从上网或看电视来获取信息,达到了 86%;获取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并没有主动获取对自己身体有力的信息去提高身体健康的意识。(5)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普遍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体育健康的生活方式中,都有不规律定点饮食、休息时长不够且睡眠质量较低、运动前热身不当、运动项目无规划等问题。还有51%的弱势女大学生因为生理期而拒绝在此期间进行体育活动。(6)促使湖南省普通高校弱势女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组成因素复杂:其一是自身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缺乏坚持的毅力。其二是学校要求强化理论课教学,培养弱势女大学生体育意识;要求着力培养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爱好、创建大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浓厚氛围,从而努力推动弱势女大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强化弱势女大学生的运动经历,养成良好的体育态度;成长环境中没有加强学生对体育活动正确认识和科学的看法;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文化氛围,为体育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三是国家、社会方面上下发的文件措施不能落实以及监管力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