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选录杜诗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sonl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苑英华》是宋初官修四大书之一,选录了三国魏至五代的文学作品共一千卷,选录的作品2万篇,作家2200人。选录作品以唐代为主,是一部大型的文学总集。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十七记载:“上(太宗)以诸家文集,其数实繁,虽各擅所长,亦榛芜相间,乃命翰林学士宋白等精加銓择,以类编次,为文苑英华一千卷,壬寅上之,诏书褒答。”可见,《文苑英华》的编纂目的之一是对诸多文集“精加銓择”,也就是说《文苑英华》一开始就是以选本的面貌出现的。《文苑英华》的编纂者基本为翰苑、馆阁文士,是宋初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也就说,作为文学选本的《文苑英华》集中体现了宋初作为文坛主流的馆阁文学的文学观念。本文对《文苑英华》选录的228首杜诗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选录体现出了偏重寄赠酬答题材、缘情适意思想、清淡冲远的诗风等独特视角,集中体现出了宋初“白体”诗风笼罩下、以馆阁文臣为主导的诗坛对杜甫诗歌的接受状况。换言之,《文苑英华》对杜诗的选录是宋初“白体”诗人的诗学观观照下的产物。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价值,同时对《文苑英华》编纂人员的文学倾向进行梳理,发现其编纂人员的诗歌创作大致都深受“白体”诗风的影响。第一部分对《文苑英华》成书前后杜诗的流传情况进行简要的概括,目的在于大体勾勒出《文苑英华》编纂时所见杜诗的基本情况。同时说明了《文苑英华》选录杜诗的基本概况,通过对比,发现《文苑英华》选录杜诗的篇幅多、比例大,说明其对杜诗的重视度还是很高的。在体裁上,《文苑英华》收录了杜甫的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和五排,其中以七古所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五古,然后是五律,绝句和七排则没有收录。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对《文苑英华》选录的杜诗分别从题材、内容、风格、体裁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其多偏重寄赠酬唱等人际往来的题材、缘情适意、吟咏性情的诗歌倾向以及清淡冲远和清丽工巧的诗歌风格,体裁上则有重古轻今的倾向。结合《文苑英华》主修人员李昉、徐铉等的诗学理论和诗歌创作情况,得出了宋初杜甫的接受基本是在宋初“白体”诗风的视角下进行的结论。
其他文献
网络调查是技术进步的产物,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普及,调查研究逐渐由传统调查向网络调查转变。网络调查相比传统调查有许多优势,如互动性、个性化、丰富的界面等,而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金融业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由于信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信息技术国产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为响应人总行和工信部关于推进信息技术国产化号召,
本文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控制、送风温度控制、风量控制方式及与照明系统联锁等优化策略对能耗消耗的影响,并分别对风量控制的常用的两种有代表性的控制模式如定静压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络的爆炸式发展,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但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后备军,不仅对其科学文化素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对于其思想政治素质更有着严苛的把握,只有在“良知”的指导下,拥有着强大知识储备的大学生才能够做到知行合一,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否则能力越强破坏力越强。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学生思想
<正>APEC会议开幕之际,"一路一带"和海外基建产业链概念股的主升浪,宣告了中国版马歇尔投资大主线掘金大战开幕了。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就是中国通过对全球基础设施的投资,
筋痹为五体痹之一,是按五体组织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筋痹相关论述有着丰富的文献记载。通过对历代文献有关筋痹的病名、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筋痹的论述及筋痹
<正>重庆市歌舞团创作的大型民族舞剧《杜甫》,自2016年4月28日首演以来获奖不断,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认可,而其中的《丽人行》是《杜甫》中最受关注的舞段。首演过后,《
<正> 标准液体镭源经常被用来刻度测氡的仪器。但这种刻度是借助测量镭源所释放的氡来实现的。氡能否从装源的扩散器内全部释放出来,直接影响到刻度的准确性。我们在工作中曾
<正>宣传思想工作强起来,首先是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要强起来。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习近平总
颜色具有民族性,“灰”是过渡色,是一个借用实物名构成的实物颜色词,一般学者认为并不是基本颜色词,因此对其的研究并不太多,而且很少人对其作较为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