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体系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回首20世纪,无论是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接下来的80年代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爆发的债务危机,还是再到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金融体系出现了问题,而这背后其实也就是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出了问题,才造成严重的局面。甚至去年爆发的美国的次贷危机,也是在其证券市场出现问题后,蔓延到银行体系后,大量的银行面临倒闭的局面时,问题才尖锐起来,这里尤其是以花旗银行的倒闭为显著特征。银行的倒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大量的储户会到银行挤对,造成银行短期内流动资金不足,由于银行面对经济危机,作为理性的反应,会紧缩银根,短期内减少贷款的发放,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流动资金不足,从而造成整个经济的严重缺血,该整个经济带来更大的损失。故,如何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如何提高整个银行体系的效率,如何提高金融在整个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效率,维护好金融安全便成为摆在我们头上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首先论述回顾了产权与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理论,包括产权与银行效率的概念、产权理论的经济学基础,随后研究了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产权与商业银行效率关系之间的研究现状,得出了产权是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最重要因素,这一结论。为了充分论证这一结论,接下来本文从作用机理、经验性分析和实证检验三个角度来研究产权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分析。就作用机理而言,本文详细分析了产权是如何通过两条途径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率:一是产权结构通过委托代理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率,一是产权结构通过公司治理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率;就经验分析而言,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产权变化的过程,并计算了相应的不同年份的商业银行的效率值,经过简单对比发现,产权确实对商业银行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就实证部分而言,本文选取国有股的比重作为衡量商业银行产权结构的指标,先后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实证检验,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对产权结构与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产权结构确实影响商业银行效率这一结论,最后,本文基于前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