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向前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原有的以“单位制”为主导的高度政治化的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因为各种因素共同作用而瓦解,自上而下的“一贯制”行政管理与当前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单位制”的打破和现代城市化进程发展的提速,外来流动人口聚集到大城市,致使城市社区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社区已经成为构建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成为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公民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人们对社区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均需要在社区解决,社区聚集着大量的社会冲突和矛盾,将这些社会问题沉降和化解在基层社区是当前社会管理不可逆转的趋势。面临日益发展的社会,传统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不足日益凸显,落后的管理理念、粗放的管理方式、高昂的管理成本、低下的管理效率和低劣的管理质量,都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情况下人民对于城市社区公共管理日益增长的期待和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的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深化14项任务中,其中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成为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在对传统城市社区管理方式进行深刻思考的基础上,纷纷开始转变思维,积极探索和尝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新模式。政府将创新视为和谐社会背景下加强社会管理服务的关键所在,如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和建设善于管理的政府是当代中国理论界和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和考验。利用网格化管理模式管理社会问题是近些年来各地方政府积极尝试和大力推广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方式,可以认为是城市管理的一种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主力,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社会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将辖区按照一定标准划分为若干单元格,将人、物、事和组织囊括其中,横纵交错彼此既分割又联系,力求实现精细、动态和信息化管理。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得到了政府、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优秀成果和重大举措,近些年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先后有多批城市开始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之路。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的厘清与基本理论的阐述,说明当前沈阳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取得的成绩,分析管理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成功经验,有的放矢地提出了优化沈阳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具体政策建议和解决措施。论文的第一部分阐明了文章选题的背景,介绍了论文写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系统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概括。论文的第二部分在阐明本文论题的基础上,首先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四个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与阐释,并从“善治”理论、精细化管理理论、系统论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挖掘。论文的第三部分对我国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现状进行介绍,它诞生于党中央号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的背景之下,并以沈阳市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为例,介绍了沈阳市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和网格化管理实施中取得的成就,同时全面而深入分析网格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第四部分在以沈阳为例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北京市东城区、上海市长宁区、湖北省宜昌市这三种典型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横向上对这三种典型发展模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提炼。论文在第五部分鉴于现阶段沈阳市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存在的困境,通过健全机制和强化制度、转变职能和提升服务、倡导自治和公众参与以及注重教育和加强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对如何优化沈阳市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提出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