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Rb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相互关系以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50例胃癌和2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中p16、Rb蛋白表达与应用PCR检测50例胃癌和2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中P16基因缺失。结果:1.PCR检测p16基因纯和缺失情况发现5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外显子2缺失有11例(22.0%),2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中无一例外显子2缺失,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与免疫组化结果相比,外显子2见扩增带且蛋白表达阳性的有21例,相符率为53.9%。2.50例胃癌组织标本中,有23例(46.0%)p16蛋白表达阳性,20例胃良性病变标本中有18例表达阳性(90.0%),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20例中有4例(20.0%),无淋巴结转移的30例中有19例(63.3%)表达阳性,二者间差别显著(p<0.05);在33例高中分化癌中有18例(54.5%),在17例低分化癌中有4例(23.5%)表达阳性,二者间差别显著(p<0.05);在16例Ⅰ、Ⅱ期胃癌中有11例(68.7%),在34例Ⅲ、Ⅳ期癌中有12例(34.6%)表达阳性,二者间差别显著。在50例胃癌中有26例(52.0%)Rb蛋白表达阳性,20例胃良性病变中有19例表达阳性(95.0%),两者间差别显著(p<0.05)。Rb蛋白表达与胃癌的病理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p16与Rb之间蛋白表达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486,p<0.01)。结论:1.p16、Rb基因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p16基因表达缺失与胃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3.胃癌组织中p16蛋白与Rb蛋白表达呈负相关性,两者之间存在负反馈作用。联合检测p16基因表达对推测患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