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味苦,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散结,化痰止咳之功效。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是中药浙贝母中的主要成分,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本文共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研究:1对浙贝母药材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同时对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进行定性薄层鉴别,结果均符合2005版药典规定。2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氨水用量、氨水浸润时间确定浙贝母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为:以2倍量氨水浸润15min,加入2倍量氯仿,置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4h。3 HPLC法测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的含量,根据甲乙素含量选择四月中上旬于鄞县、樟村、金华采收浙贝母作为药效学比较药材来源。4通过浓氨水喷雾引咳,测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考察四月中上旬于鄞县(水洗;蛤粉)、樟村、金华采收的浙贝母的止咳疗效,结果为:低剂量组间潜伏期无差异,中剂量组潜伏期鄞(蛤)药物组>金华药物组>鄞(水洗)药物组>樟村药物组;高剂量组潜伏期鄞(蛤)药物组>金华药物组>樟村药物组>鄞(水洗)药物组;药物组间咳嗽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5采用呼吸道酚红冲洗法,测小鼠由呼吸道黏膜排出的酚红排泌量,考察四月中上旬于鄞县(水洗;蛤粉)、樟村、金华采收的浙贝母的化痰疗效,结果为:药物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6采用2,4—二硝基苯酚背部注射制热法,每20min测定大鼠肛温,绘出大鼠3h肛温变化图,考察四月中上旬于鄞县(水洗;蛤粉)、樟村、金华采收的浙贝母的解热疗效,结果为:金华药物组体温变化平缓,能有效抑制发热,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