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纵深发展,世界各国的沟通和交流日趋频繁,不同的文化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人们在不断挖掘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也不断了解接受新的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都不约而同地对涉藏题材电影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不同层次的阐释。本文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略涉电影学相关理论,通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国内外几部具有代表意义的涉藏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探寻西方、国内汉族和藏族社会内部三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导演对西藏和西藏文化的不同抒写及背后原因,归纳总结出三方涉藏题材电影在叙事上的不同特点,从而避免涉藏题材电影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对西藏的阐释不足或过度阐释,促进其健康发展。本文共有四章。第一章以地域划分和导演身份为基点,概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涉藏题材电影的发展情况。第二章以具体的涉藏题材电影为例,分析归纳了西方导演、国内汉族导演、国内藏族导演在对西藏进行想象性表述方面呈现出的特点。第三章分别从救世、寻找、救赎母题出发,剥离了三方导演对某类叙事母题的偏爱。第四章主要以万玛才旦导演的《静静的嘛呢石》为例,从镜头、剪辑两方面电影表现手段(语言)出发,管窥国内藏族导演对某些镜头拍摄方式及镜头组接逻辑等电影叙事语言的习惯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