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纳米改性变压器油中水分分布和电导特性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i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以特高压交直流输电为坚强骨架的高电压等级输电网对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水分是影响变压器油绝缘强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纳米粒子可以显著提高变压器油的耐水分劣化性。该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纳米粒子种类及浓度对纳米变压器油的宏观击穿性能的改性作用,但对于纳米变压器油中水分分布及其电导特性的变化规律与作用机制尚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利用不同形貌、粒径和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改性变压器油,研究了纳米粒子微观结构和水分含量对纯变压器油和纳米变压器油中水分分布和电导特性的影响规律,讨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微观特性对油中水分分布与电导特性的作用机制。本文采用溶剂热法,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油酸、油胺为修饰剂,制备了粒径为5 nm、10 nm和15 nm的二氧化钛纳米球,长径比为3、4和5的二氧化钛纳米棒,以及乙酸、己酸和油酸进行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并制备了分散稳定性良好的纳米改性变压器油。当纯油和纳米油中水分含量在10~50ppm范围时,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纯油中低聚态水分子的含量减小,多聚态水分子簇含量增多。纳米油中多聚态水分子簇含量则明显减少,双-三聚态水分子增多,且随着球形颗粒粒径的减小、形貌由棒状转变为球形,该趋势更为显著。根据纳米粒子表面成键状态测试结果,发现正是由于纳米粒子表面极性Ti-O键含量的增多,在油介质中形成纳米粒子极性基团与非极性油分子组成的大量固液界面,使得油中水分子更容易吸附到纳米粒子的表面,且形成双-三聚态水分子为主的存在状态。因此,纳米粒子表面吸附水分子不仅提高了油中水分分布的均匀性,而且大大抑制了油中多聚态水分子簇的形成,这是纳米粒子提高变压器油耐水分劣化性的根本原因。通过测试不同形貌、尺寸和表面修饰二氧化钛纳米粒子改性变压器油的电导率,发现纳米粒子尺寸越小、形貌为球形的纳米油电导率越高。这是因为纳米粒子的尺寸越小、形貌由棒状转变为球形,都有利于增加纳米粒子与油的固液界面,促进纳米粒子对油中水合杂质离子的吸附,提高纳米粒子的表面电荷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纳米粒子的迁移速率,进而提高了纳米油的电导率。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经羧酸类修饰剂表面修饰后,纳米油的电导率明显下降。这是由于羧酸修饰剂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双齿配位的化学吸附,使表面缺陷态密度减小,表面吸附的带电粒子量减小,使得电导率降低。纳米粒子微观结构对变压器油中水分分布特性和电导特性影响规律与作用机制的研究,将为开发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纳米粒子改性变压器油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在电能的传输和配送过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越来越关乎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对GIS的局部放电进行检测以保护其安全运行,对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局部放电在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发生劣化的早期就会出现,所以对GIS内的局部放电进行准确的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其绝缘缺陷,避免因为绝缘击穿而造成严重的
学位
在自然界中,随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植物的长度、径粗等特征量会出现逐渐增大或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无论随时间如何变化,这些特征量的变化幅度各不相同,这反应的就是植物各特征量之间的异速生长。近年来,由于缺乏完善的植物异速生长理论,越来越多的生态学家对此展开了研究。从不同尺度上看,植物的异速生长有不同的解释。在种群尺度上,指的是种群密度与种群平均生物量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种群密度的变化会影响种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渐枯竭和温室效应日渐显现,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质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是通过使用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和电荷载体,能够将几乎所有的生物质原料直接电解得到氢气,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生物质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为研究对象,定制并组装不同有效反应面积的制氢单元模块,搭建生物质直接电解制氢实验平台,对生物质直接电解制氢技术进行实验研究及综合评
受资源分布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影响,国家加快了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输电线路作为电能输送的关键角色,其走廊通道中电力元素空间关系的自动分析是提高电力运维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手段。近年来,关于输电走廊的多种研究诸如三维建模、风险检测等也逐渐涌现,这些研究的实现基础都来自于相关电力元素的解析。由此可见,走廊空间中线塔元素的鲁棒解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围绕输电走廊中电塔和电力线元
学位
功率半导体器件自面世以来迅速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全控器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具有输入阻抗高、开关速度快、损耗低、热稳定性好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IGBT的仿真模型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最新结构的增强平面栅软穿通型(Soft Punch Through+,SPT+)IGBT,具有低损耗、高短路电流承受能力
学位
特高压直流因其在大电网跨区互联,长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上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我国远距离送电的首选方式。送端孤岛直流外送系统作为直流发展的典型应用,其可避免因直流故障导致直流潮流大面积向交流通道转移的情况,在工程规划和建设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孤岛系统缺乏大电网支撑,尤其是针对风火打捆直流外送组成的孤岛,系统惯量小,调频能力有限,大规模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会对孤岛的频率稳定带来严重影响。本文旨对孤岛
二硼化锆作为过渡金属硼化物中的代表性材料之一,由于其特殊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如高熔点、良好的耐磨性和热化学稳定性等。二硼化锆材料已被应用于耐高温材料、特殊电极材料、涂层材料及核控制材料等诸多领域。本论文对二硼化锆开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有关二硼化锆涂层的制备研究。碳纤维作为一种高性能的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性能,如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优异的抗热冲击性能等,但是碳纤维在高温环境下(>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