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超冗余度机器人机构设计及运动规划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heng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冗余度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及相容性、容错性和鲁棒性,在宇宙探测、军事侦察和抢险救灾等复杂环境有光明的应用前景。本学位论文对空间超冗余度机器人的设计及空间运动轨迹规划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在总结多种超冗余度机器人关节构型的优缺点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机驱动的二自由度新型关节。该关节巧妙地将齿轮传动引入到十字轴万向关节中,有效克服传统万向关节存在的传动速比不均匀、传动精度低等缺点,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结构解耦、刚性好、驱动力矩大、运动平稳等优点。应用该新型关节模块设计了一种10自由度空间超冗余度机器人,该机器人具有良好的整体性能。2、进行了空间超冗余度机器人的运动学研究。运用脊线模态法对空间超冗余度机器人进行了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的建模和求解,并推导了脊线与原超冗余度机器人关节链拟合的方法。3、进行了超冗余度机器人的空间运动规划与仿真。以最小关节运动幅度为优化目标,应用遗传算法进行了超冗余度机器人的空间直线运动和空间圆周运动规划;采用基于形状控制的几何分析法,引入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的摆线运动方程,进行超冗余度机器人平面包裹运动规划和空间包裹运动规划。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一方面丰富了超冗余度机器人关节的结构种类,另一方面为优化超冗余度机器人的设计和空间运动轨迹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如何保障行车安全一直是我国铁路运输最关心的问题。为保证货车运行的可靠性,在转向架上采用了铆接技术。其中转向架上的基础制动装置是通过6个短尾拉铆销作为连接的“关节”
目前在国外,缓冲材料的性能测试早已形成了一系列标准化,而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虽然现在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标准化,但是与之相配套的软件和完善的测试平台很少,试验机的自动化
六(一)班的徐老师向我报告说,要带学生到新建成的规划馆参观,参观方案非常简单:家委会联系了讲解员,参观完后,时间充足就让学生谈谈感想,没时间就直接返回.她请我提建议,我就
期刊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是铁路列车获取电力的媒介,它能否正常工作直接关系着电气化铁路能否正常运营。资料显示:我国电气化铁路运营故障中很大一部分是因接触网故障造成的,而大部分
随着深海开发的持续发展,深海油压动力源作为深海装备的基础动力装备,变得日益重要,且发展迅速。鉴于深海环境的特殊,以及深海油压动力源与生俱来的高功率密度,在深海开发被
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物的兴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在众多的基坑支护形式中,最常用的是土钉支护和桩锚支护。将这些支护形式组合成的土钉桩锚联
路堑边坡在形成的过程中伴有一系列变形,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层岩性、地下水等,变形逐渐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边坡失稳灾害。为避免边坡失稳灾害治理措施的盲目性,首先要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