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核心素养之一,明确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关注,教育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容被忽视,思辨性阅读教学正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本研究认为思辨主要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性分析;思辨性阅读主要是指阅读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文本内容进行独立的解读和评价,是阅读主体进行理性思辨和体验感悟人生的统一过程,强调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理性分析,通过不断反思思考逐渐解决疑惑的过程。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思辨及思辨性阅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和课堂观察,了解当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目前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基于访谈发现的问题:教师自身对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误解;教学目标定位也不准确;传统教学观念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对学生思辨性阅读评价方法单一。基于课堂观察发现的问题----教学方式陈旧;教师教学中更多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和推荐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仍以被动接受为主。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的教学策略:提升教师对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创造有利于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条件;改善教师的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为教师更好地进行思辨性阅读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