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Cd胁迫的响应及OsPCR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tick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d是我国农田和稻米污染较为严重的重金属元素之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如何降低水稻中Cd的积累以保障稻米Cd的安全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本论文以稻米Cd低积累品种秀水11(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 cv.Xiushui11)和Cd高积累品种秀水110(Oryza sativa L.Subsp.japonica cv.Xiushui110)为材料,研究了0.8 mg/kg Cd污染土培条件下两水稻品种对Cd胁迫的响应和OsPCR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0.8 mg/kg Cd胁迫处理条件下,秀水110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中的Cd含量均高于秀水11,其中对秀水110的株高、稻穗长、干重、结实率和千粒重的抑制效果更明显。2.0.8 mg/kg Cd胁迫处理条件下,与Cd积累转运相关基因(OsPCR1、OsPCR3、OsHMA2、OsHMA3)在两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部位的表达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相比,OsPCR1、OsPCR3基因在秀水11和秀水110中的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而OsHMA2、OsHMA3基因在秀水11和秀水110体内的表达无显著差异,OsPCR1、OsPCR3基因在秀水110中的表达量均高于秀水11,这与两水稻不同部位Cd的积累结果相一致,说明OsPCR1、OsPCR3基因可能参与调控水稻体内Cd的积累。3.克隆了OsPCR1、OsPCR3的全长CDS序列及其干扰片段,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水稻的遗传转化,分别筛选获得了T1代阳性转基因水稻。对T1代转基因水稻与野生型水稻幼苗进行Cd胁迫试验发现,与野生型水稻相比,OsPCR1、OsPCR3干扰表达转基因株系对Cd胁迫更敏感,OsPCR1、OsPCR3过表达转基因株系对Cd胁迫耐性增强,预测OsPCR1、OsPCR3在水稻响应Cd胁迫的耐受中起到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