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浅唱低吟到泛着阵痛的独语——论傅天琳的诗歌创作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天琳是成熟于新时期的著名女诗人。她从70年代末开始发表诗作,至目前共出版八部诗集。国内外对傅天琳及其诗文的研究不是太多,尤其是傅天琳后期的诗作,这种状况与其在新诗史上的地位很不相称。本文试图从主题入手,着重对其后期诗歌进行探讨,同时对傅天琳语言从追求浅唱低吟的音乐美,到富有思想容量、泛着阵痛独语的散文美予以打量和考察。从而对傅天琳的诗歌创作有整体的了解,论文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立足于诗人至今为止的创作,对其诗歌主题进行阐释。首先是果园诗,以《绿色的音符》为代表。从描写果园景物的外在美,到歌颂果园诗中包含韧性精神的内在美,诗人以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质朴的诗风,真挚的情感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果园世界”。其次是母爱诗、儿童诗及爱情诗,以《在孩子与世界之间》为代表,诗人以女性特有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爱的世界。”诗人作为母亲的女儿和孩子的母亲,她创作了富有“女儿性体验”和“母性体验”的母爱诗。在与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她还创作了不少的儿童诗;作为丈夫的妻子,她创作了为数不多的爱情诗。这时期的诗歌语言除仍具音乐性的同时,更注重内心情感体验的抒发。再次是国内外游历的诗歌,以《音乐岛》和《红草莓》为代表。随着国内外出访机会的增多,傅天琳的诗歌内容和诗歌风格都发生了重要变化,音乐性逐渐减少,现代生命体验与表现手段逐渐增多。最后是感悟诗,诗歌以《结束与诞生》《六片落叶》为代表,以较为散文化的语言来揭示现代人的困境,增加了对人生、社会、生命的思考。 第二部分首先是从形式上分析了傅天琳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即浅唱低吟的音乐美、泛着阵痛独语的思想美、含蓄蕴藉的弹性美。除此之外,傅天琳还通过炼字,词类活用,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拓展诗歌的艺术境界。傅天琳语言经历了由浅唱低吟的有韵诗到泛着阵痛独语的无韵诗,从对音乐性的追求向散文化的延伸;在傅天琳后期诗作并没有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而是做了融合并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现在,很多人喜欢“下馆子”,觉得家里的菜色香味都不如饭店的好。  为什么饭店的菜都那么亮、那么香、口感那么好呢?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馆子里的菜要“过油”,有些干脆就是油炸处理。比如说,做“地三鲜”的时候,土豆、茄子都要在油里过一下,捞起来,然后再二次炒制,所以既不会变黑,又特别明亮、香浓。又比如说“干煸豆角”,其实都是在油锅里炸出来的,又快又香又好看。无论是肉丝还是虾仁,统统都要先扔进油锅滚
期刊
麦克尤恩的作品是多维度的,通过细读之后,会发现他是一位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他对人类的生存困境的关注始终如一,笔者认为他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绘图师。他用美学的形式
据一项北京、上海、广州餐馆就餐者饮食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选择在餐馆就餐者的膳食结构与在家用餐有明显差异,且非常不健康。主要表现是,谷类食物少,动物性食物多,能量、脂肪、钠的摄入量均显著高于居家用餐,导致脂肪供能比达到47%(合理比例是小于3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达到29%(合理比例是55%~65%)。  该调查表明,不同菜系餐馆就餐者摄入的营养差异较大。其中,川菜馆能量、蛋白质、脂肪、蔬菜、油、
期刊
海参、鲍鱼、燕窝、鱼翅四大美味都是餐桌上常见的贵族食材。然而营养专家指出,由于产出少、物以稀为贵等原因导致贵族食材价格昂贵,但这不表明越贵越有营养。从食物成分来分析,有些“平民”食材和这些贵族食材很接近。     海参蛋白质含量不及虾皮  日本的刺参、东北的辽参,是滋补品中最畅销的。但海参的高蛋白却不及虾皮和对虾,营养专家拿着中国食物成份表进行比较,100克海参所含的蛋白质为16.5克,水浸后仅为
期刊
《山海经》记录了大量神话、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保存了丰富的名词语料,为我们从名词角度研究先秦语言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本论文以《山海经》郭璞注为语料,从名词角度对《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