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位学理论框架下的子句结构分析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位学是美国知名语言学家肯尼思.派克创立的一种语言理论。他认为任何语言都具有三种等级体系:音位等级体系,语法等级体系和所指等级体系。这三种等级体系中的每一个平面都是具有轨位、类别、作用、和接应四个特征的语言单位。这个语言结构就叫做语法单位,简称法位。  英语中,有五个句法结构单位:词素,词,词组,子句,句子。汉语中子句也说成是分句,小句,英语中的对应单词是 Clause。子句和词组以及词都是句子的构成成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单词构成词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词组构成子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子句构成句子。英国语言学家R. Quirk在A Comprehensive Grammar of the English Language一书中定义子句为含有主语和谓语的语法结构,并把子句划分为限定子句和非限定子句。  本文主要通过法位学理论关于句子分析的策略来分析英语子句结构,而后与系统功能语法的句法分析策略做比较,从而发现其优点和不足。最后,用法位学理论分析汉语的子句结构,并同法位学理论分析英语子句结构做比较,以得出结论:法位学理论在分析子句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运用多成分法(最小切分法),即线性成分分析法分析子句结构,在线性分析方面,以是否在较大语法单位里起功能作为切分的准绳,不同于直接成分分析不考虑功能的方法,其突出形式和意义的相辅相成。  2.运用法位公式分析子句结构,在形式化方面,公式反映了法位学语法的精髓,是进行分析的关键所在。法位公式通过描写子句的轨位、类别、作用和接应等特性加深我们对词和句子结构的理解。  3.分析子句结构时,更好地将形式和意义相结合,这也是法位学的主要精神所在,这点可以从法位公式上体现出来,如: tCl=+S:N+P:vt+O:N,这里,结合了形式N,vt,N(名词,及物动词,名词)和意义S,P,O(主语,谓语,宾语),而直接成份分析法注重对形式的研究,把动词和宾语放在一个成分里,由于后者对前者存在组合上的依赖关系。  缺点:  1.分析子句结构时,子句层次观上存在不足。法位学语法对子句层简单化的划分导致描写一些重要特征的失败。  2.分析子句结构时,分析方法上的失误。  按照以上思路,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引入。对全文做整体介绍,包括本文写作运用的理论、方法及流程。  第二章,概述法位学理论,包括其概念,等级体系及语法等级体系中主要的概念---法位及其分析方法,并举例说明法位的应用。  第三章,本章同第四、五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运用法位理论分析英语子句结构,包括分析独立子句及从属子句,以及对子句层级的分析。  第四章,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英语子句结构并同法位理论分析英语子句结构作比较,得出结论,找出法位理论的优越性所在。  第五章,用法位理论分析汉语子句结构并同法位理论分析英语子句结构做比较。得出本论文的结论:法位学理论在分析子句方面,具有的优点和缺点。  第六章,结论,对全文进行回顾及评价。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RoHS指令要求及在国内外的落实和进展情况,详述了该指令的实施步骤及过程,针对海尔洗衣机产品在落实RoHS指令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了分析、讨论,文中给